第742章 旅行者(1 / 2)
第742章旅行者
奇哉怪也,上一章居然被禁了,我也没写啥啊。也不知道是不是遭了举报,按说我这自嗨的书,成绩很惨澹,不会被远程养殖生物看到啊。
对了,杰克伦敦大家都知道吧——
就这还是进步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哦。
打不过怎么办,谈判咯。
还是那句话,挑起战争容易,结束战争就不是你能决定的。
停战的时候,M国事实上回到了最初的十三州状态。成为了一个区域性国家,不再是独霸美洲的唯一强国。
用李宇的话来说,就按照这个实际控制区来谈,否则免谈。
M国求助于欧洲列强,英法普奥俄出面调停,驻伦敦与巴黎的公使态度强硬,口径统一,欧洲介入美洲。
英法普奥立刻老实了,至少面子上是老实的。
沙俄嘴最硬,放出话来支持M国捍卫其主权。并表示,必要时可以派兵增援。
话是上午说的,下午贾莳就接到了电报,立刻著手准备一场新的战争。不过现在快入冬了,暂时也仅仅是准备,正好抓紧时间运输武器弹药。
对于贾莳而言,冬天还是太长了一点,小半年的时间之后,从国内陆续运抵的物资,总算是抵达了阿拉木图。
这些物资,足够贾摩下的二十万大军打上一年的。
贾麾下有没有二十万呢?只能说编制内的朝廷发放军饷的只有十万左右,就这还是朝廷免除了安西地区的税收才能做到。
现在要扩兵到二十万,自然需要国内的支持。
实际上内阁并不好战,很多战争都是外部敌人的威胁强加给我们的。
尤其是摊上了沙俄这么一个邻居,对于领土的追求毫无尽头,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寻一个不冻港。
沙俄在美洲问题的态度,导致了皇帝李琬的强烈不满,在内阁会议上表示,美洲之事,与沙俄何干?
京城和圣彼得堡距离太远了,想通话也不能立刻做到,干脆就下令安西军区,给沙俄一个教训。
近代满清以前,中央帝国的疆域概念并不明确,强调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农耕文明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资源充足,汉武帝能干到天边去。汉唐都长期经略西域,所以骨子里李琬认为安西就是本国疆域。我们现在过去是恢复旧制,不是入侵。
再说了,那片地方一直都没有所谓国家的概念,游牧民族不管谁来了,都是继续过以前的日子。剩下的无非就是上贡嘛,前提是打不过。
相比之下,对于周边的国家,只要来朝贡,朝廷也不会去派一兵一卒过去。
爪哇和婆罗洲等地,则是因为外族打断了当地的朝贡行为,后来打过去并驻军,不过是前者的延续。
法理上是能说的过去的。
来年春天,贾莳准备完毕之后,挥师北上,这次战争意在惩罚,并没有占据地盘的意思,所以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乌拉尔。
对此毫无准备的沙俄,手忙脚乱的派兵南下应对,等到几十万大军抵达之后才发现,安西军已经撤退了。
这个时候,来自中央帝国皇帝的告诫才姗姗来迟,由该国驻京城公使派人传递回来的话,中央帝国皇帝陛下说了,让沙皇管好自己的嘴。当心祸从口出。自家家的事情还一团糟呢,还想管美洲的事情。
此事给欧洲各国的造成了强烈震慑,中央帝国的皇帝这么有脾气的么?
这一战持续了三个月,因为选择在春天开战,对于沙俄南部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大批牲口被掳走,大批官方建筑被摧毁。
经此一战,沙皇气急败坏的宣布断绝外交关系,并驱逐我方公使。中央帝国则进行对等处置,同时宣布,对土耳其进行军事援助。
这次援助的规模不算大,也就是两条巡洋舰,这玩意在欧洲是最新的,在国内是被海军嫌弃的旧款。
不花钱的东西,土耳其帕夏自然是笑纳了。感谢之余,也同意了中央帝国的电讯公司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经安西到波斯,再到伊斯坦堡,拉了一条电报线路。土耳其帕夏第一次与李琬通电报的时候,表情充满了敬畏。中央帝国的先进程度,再次震慑了欧洲。
因为中央帝国的走向变化,大批欧洲留学生进入中央帝国学习,多数人选择留下,少数人回国,这也造成了欧洲科技水平的发展提速了。
这个时候英法也搞清楚了电报的原理,他们也在拉电报线路。于是数年之后一条线路将伦敦和巴黎联系起来,并且联系上了欧洲各国之后,又联系上了伊斯坦堡。十九世纪上半叶,世界进入了电报时代。各国之间,有事情也可以电报联系了。
美洲的情况是停战,并未划定边界,这次不是M国的想法,而是李宇的想法。这次战争,李宇的南方收获的领土更多一些,相比之下,贾芝的北方只是占据了五大湖周边,中部的上去地带,最终采取了羁縻制度,就是说允许他们自治,甚至连税都不用上缴。
这一招还是挺坑的,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看到中部几个州的待遇之后,各州的诸侯不禁在想,我也可以的。
联邦政府的财政出现了天坑,大量的在欧洲发行的债券被迫延期违约。联邦经济一泻千里,政府预算被搁置,出现了停摆。
苦心准备多年,处心积虑的想要独霸美洲的战争,走向了相反的结果。
这场战争给英国人带去了不小的好处,他们在印度广种棉花,狠狠的赚了一笔。
至于印度人因为粮食减产出现的饥荒,那没事了。女王看不见,首相也看不见,总督更是看不见。
这种事情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时代,不翻上几个省,那都是对不起陈胜吴广打的样。
在印度就一切都没问题,不就是饿死几百万人,哪天不饿死成千上万的,这也值得惊讶?
就很神奇!
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来生,然后就赢了。这逻辑完美闭环了!
可怕吧?这可不是瞎编的,现实中孟加拉地区饿死了上千万,愣是没造反。
印度教真是牛逼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