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红楼:我是贾琏 > 第744章 出游变出访

第744章 出游变出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744章出游变出访

即将上船时,贾琏被圣旨叫住了,并且安排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代表中央帝国出访欧洲!

八旬老汉没想到,各国政府也没想到,这位离开政坛十年的老人,再次出现。

贾琏依旧是那个靠谱的首辅,接到圣旨之后表示领旨!

新客轮没做成,坐上了一艘新式铁甲舰直隶号,随行的还有两艘巡洋舰,三艘战舰组成编队,前往欧洲访问。

铁甲舰直鲁号作为帝国最新锐的战舰,排水量八千吨,装备六门305毫米口径的大炮,以及副炮若干。

这是帝国工业实力的结晶,当今世界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

为了迎接被称作帝国海军创始人的贾琏,整个海军高度重视,在天津港搞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仪式。

以上消息都是能报导的消息,不能报导的内容为,传旨的内侍口述皇帝的意思,作为帝国最具影响力的大臣,陛下希望贾琏还是别去东华了。

怎么说呢?这事情还是有讲究的,东华方面这些年一直在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论调,就是两国应该是平等的!

从皇帝的角度看,东华只能是藩属国,不能是别的。

为了显示对贾琏的重视,皇帝特意派了两位优秀的宫女随行,专职伺候贾琏。话怎么说呢,这两位不能不要。皇帝赏赐的,不要都不行。

毕竟现在说难听一点,贾琏是个鳏夫。

战舰离开渤海之后一路南下,沿途各地海军纷纷派遣战舰护航并迎接。

消息传到欧洲之后,各国政要纷纷解读贾琏此次领舰队出访的政治意义。

是炫耀武力,还是别的什么意思。

这后面的真实用意,可谓是雾里看花。

从欧洲各国政要的角度看,贾琏当政时期,对待欧洲的态度是经济上保持接触,政治上保持距离,几乎不掺和欧洲事务,除了沙俄这倒霉孩子。

但贾琏执政期间的策略,整体上是对外扩张的,各种技术上对欧洲也进行了封锁。

贾琏退休之后,中央帝国的内阁对欧洲政策出现了松动,贸易上对一些技术敏感设备也不封锁了。

对于欧洲人在中央帝国的行动,也不太约束了,不像以前,只能在广州和京城等城市活动,不得擅自离开深入境内。

在欧洲人看来最重要一点,就是中央帝国重启贾琏,是不是对欧洲政策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空中央帝国的科技领先,军事强大,成为了欧洲各国学习的目标,他们想方设法的搞到新技术和新设备。

贾琏在内阁的时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中央帝国对欧洲贸易技术上唯一还在严防死守的,就是茶叶丝绸瓷器老三样了。

丝绸和瓷器倒也还好,茶叶是真的不能没有。

这几年欧洲各国的关系趋于缓和,原因是各国都在内部高速发展的阶段,外部的利益之争暂时比较克制。即便是沙俄,也开启了改良。

当然沙俄的改良主要是引进了机器设备搞生产,并非制度上的改良。

至于欧洲人对于中央帝国制度的研究,则是各种结论都有。主流观点,高度集权的中央帝国,效率上肯定是远远高于欧洲的选举制度。

相较于欧洲的政客,中央帝国的官僚们有明确的责任制度,这是最根本的区别。选举产生的不一定是政治家,更多的是政客。

政客代表的是背后的利益集团!由政客组成的政府,天然带有内部利益的争夺。

欧洲各国很紧张的等待著贾琏的到达,希望从他的口中,能得到关于中央帝国对欧洲政策的调整信息。

直隶号抵达李家坡补给煤和水的时候,接到了一封来自皇帝的电报。由太子领衔的新一轮的整顿吏治活动开始了。

第一刀就砍向了外戚和宗室!

现在的外戚和宗室,他们的利益核心不是土地了,而是银行和商业。

过去的十年时间内,外戚和宗室勾结官僚,在银行业搞出了不少烂摊子,商业上更是搞出了不少垄断经营的案例。尤其是针对民生必需品的商业活动,更是外戚和宗室搞事情的重灾区。因为这两拨人的贪婪,导致米价涨了五倍,煤价涨了六倍,盐的价格更是涨了十倍,油、茶也有三倍的涨价。当然这主要是在京城一个地方的事情,外地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也涨了不少。

涨价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宗室和外戚搞垄断经营,更主要的还是银的价格在下跌。

作为银本位的国家,中央帝国在这方面可没少吃亏,因为贸易的关系,赶上经济快速发展的结算,皇帝并未去整顿。

这两年经济发展停滞,皇帝才算是开始了动手。也不排除皇帝年龄大了,搞不动了。

贾琏看完电报只是冷笑了两声,当著两个年轻貌美的宫女的面,照样是冷笑。

我都八十岁了,还顾忌这个那个的,不是白活了么?

两位宫女一个叫彩云,一个叫冷月,都是十六岁的年龄。被皇帝安排在贾琏的身边,心里如何的不情愿,从来都不是她们能决定的。

好在这两位很快就发现了惊喜,别看贾相爷年龄大了,身体却很好,别看头发胡子都白了,依旧是龙马精神。

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两位宫女对于身上背负的使命,倒是不太那么抗拒了。

总而言之,只要贾相爷能安心的从欧洲回到国内,那她们的家族就会获利。如果贾相爷选择去了东华不回国,她们的家族只是付出两个女子。

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事情,皇帝也不打算跟她们讲理,家里人把她们送进宫的时候,也没讲理。

李琬在位期间,对于后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缩。明确了皇帝一后四妃子的格局,后宫的人数也缩减了差不多一半左右。

这个真不是皇帝主观上愿意改变,而是当今世界相对发达的各国,就没有中央帝国皇帝这种规模的后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