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伪君子 > 第436章 再辩

第436章 再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牧上下打量了几眼,见是个鹰鼻小眼,大长身子小短腿的枯瘦老头,顿时大失所望。

景运帝高座九重,并未开口,只是轻轻瞧了瞧御案,那意思很明显,陈牧,解释!

陈牧立刻整了整袍角,从容道:“冯大人可知,山西六大家历年勾结塞外蒙古,辽东女真,走运生铁、布帛、粮食、茶叶等等违禁之物,数月前更打开了太原城,致使太原陷落,百姓死者不下十万之数,本官为社稷除奸,手段纵使酷烈了些,又何错之有?”

“好你个为社稷除奸!”

话音未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余庆再次大喝,他颤抖着手指用力的捏着芴板,心中激荡不休,可算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了!

“《大明律》明载:拷讯不得过三度,杖不过二百。尔等数日连审,昼夜不息,刑具用遍,致人毙命,哭嚎之声响彻太谷,百姓至今不敢安眠,你借拷问为名,行虐杀之实,公然践踏太祖钦定之律。你口口声声为国除奸,莫非我大明煌煌律典,在你眼中,竟不如你山西巡抚衙门的几根杀威棒吗?”

陈牧并未因其言语而恼怒,而是转身微微拱手道:“余宪副言重了。此六大家私通鞑虏,证据确凿!本官受陛下重托,镇守三晋,面对此等祸国殃民之巨蠹,若不行雷霆手段,何以震慑宵小,保卫疆土?”

“太宗曾言:非常之时,自当有非常之法,正是乱世用重典之理也!”

“好一个‘非常之法’!”

刑部右侍郎王和终于没忍住,也加入了战团,这位声若洪钟,目光如刀般死死的盯着陈牧:“陈牧!你称证据确凿,然则案发已经数月,山西却只呈报了案犯口供,其他所查获之账簿、书信等关键物证,为何至今不移送刑部备案复核?你所谓‘铁证’,究竟何在?莫非以为仅凭你一面之词,便可定人生死,草菅人命吗?”

陈牧刚想反驳,结果不等他组织语言,官员中间又闪出一人,朗声奏禀:“启奏陛下,臣有一问”

此人年不过三十,长的一张国字脸,丹凤眼,卧蚕眉,颌下三缕长须飘洒前心,若非一身文官服侍,宛如关公复生一般。

此人陈牧却认得,甚至还有些熟悉,正是翰林院侍读方从哲。

“是他?他怎么来了?”

这个方从哲,字中涵,浙江德清人,是洪德二十五年榜眼。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与山西无关,可偏偏跳了出来,陈牧一时有些拿不准,心中惊疑不定,面色也不复刚才一般的淡定与从容。

方从哲在得到景运帝同意后,缓行几步来到陈牧近前,微微点头示意后,正色道:“陈牧,平阳府范家,其祖于弘化、泰始、洪德三朝,都曾出巨资助官军修边镇堡垒,受朝廷旌表。潞安府王家,景运三年刚为宣大边军捐输冬衣一万两千套,粮食三万石为军粮,兵部及武军都督府有案可查!此等忠义之家,你为何事先不向朝廷奏请,便以酷刑辱之,更杀其灭门?

“陈牧,你之所作所为,果真只是为国除奸么?”

方从哲神色坦然的直视陈牧,目光中不见丝毫怒色,只有浓浓的疑惑,以及凌然的正气。

有道是一正压百邪,陈牧被这目光看的多少有些不自在,下意识的回避开来,

“自然是为国锄奸,陈牧绝不会为一己私利,如此行事”

方从哲闻言目光一黯,他已经从陈牧的表情言语中,看出了此言不实!

不光是他,在场的官儿们都是人精,特别是出头的几位,纷纷精神大震,趁着陈牧神思动摇的时机,不少人也陆续跳了出来,也不管什么御前失仪了,你一言,我一语,围着陈牧便质问开了。

“陈牧!你道侯家通敌,为何今岁之前十余年,边关军粮两成由他们采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