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2 / 2)
此时正值客流高峰期,伙计们都在前铺忙活。
隔着两个院子,印刷坊内的伙计们也没注意到这声响。
“咚、咚、咚。”
门外之人加重力道,还是无人响应。
“嘎吱——”
正当他要再敲第三次时,姜二拉开了们。
看门外的人,姜二眉头一动,闪身跨出院子,而后反手关门。
过了一小会儿,与门外之人交谈几句后,姜二回到院中,关好门后进入前铺书肆。
好不容易敲开了门,却连院子都进不去,这让汗流浃背的绿萝很是不满。
夏末燥热的天气,让她头脑发昏心火旺盛,连带着说出的话也是火气满满。
“娘子,这历时书肆好大的威风!”
“前些日子还是个小铺子时,对娘子您那叫一个毕恭毕敬。如今生意做得大了,竟这般轻慢,真是......”
郑萱萱定定站着,双眼盯着院门若有所思,听到绿萝在耳边挑拨且似还想继续抱怨,便转头看向绿萝。
她一眼扫过,目光冷漠有深意。
这一眼,看得绿萝猛地回神。
她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盛午烈日之下忍不住瑟瑟发抖。
“奴失言,娘子饶命!”
她膝盖一软,狠狠跪下。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声音响亮。
娘子竟这般喜爱这名商户女,身为郑贵妃的亲姊妹,被这般轻慢也不生气。
郑萱萱就这般低头看着,周围的奴婢们皆垂下头,凝神屏气。
“嘎吱——”
院门打开,姜将闪身出来后又把门关上。
关好门,她就看到了眼前这个诡异的场面。
营业以来,姜将大多在书肆忙碌,接触的氛围也相对轻松。
除开业前打gg时被一华服男子为难,这是她第二次碰到这种场面。
看着眼前站着的郑萱萱,及她脚边跪着瑟瑟发抖的绿萝。
姜将突然感觉有一道屏障,划在她和他们之间,让她站在原地迈不出脚步。
听到姜将的动静,郑萱萱挥手让人把绿萝扶起退下。
“姜店家打扰了。”她扬起笑脸上前。
姜将扬起笑脸迎了上去:“郑娘子,小院近日装修脏乱得很,不好待客就不请您进去了,请见谅。”
“无妨。”郑萱萱对姜将不自觉地亲近,“我就是来同姜店家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今天怎么这么多人来和她‘说两句话’?
姜将带着郑萱萱往墙边阴凉处走了两步,“日头正盛,郑娘子何不上楼说?”
郑萱萱跟着姜将走动,她身后举着大伞的小厮也跟了上来。
她挥挥手赶走小厮,“退下。”
周围十几位奴仆纷纷散开,守在巷子四周。
郑萱萱:“此番前来是为感谢姜店家给彬彬的机会,不过那日家中有事,实是来不了,浪费卢公子一个名额,真是对不住。”
区区一个诗会名额,用得着郑萱萱一个郑府大小姐亲自上门道歉?
还是走后门低调地来。
姜将:“郑娘子太过客气,自然是家中要事重要些。”
郑萱萱:“多谢姜店家体谅”
她这话一出,姜将心中的违和感就更重了。
突然,她想到了名单上第一个名字就是郑彬彬,再联系郑萱萱今日悄然上门道歉的反常行为,隐约明白了什么。
“无妨,我私下会向卢公子转达郑娘子的歉意,卢公子必不会放在心上。”
得了姜将这句话,郑萱萱的肩膀明显放松,“那便多谢姜店家了。这会儿书肆正忙,我便不叨扰了,姜店家忙。”
姜将:“郑娘子慢走。”
目送郑萱萱向牛车走去,短短几步的距离,姜将却忽然觉得她们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远。
郑萱萱在婢女的搀扶下迈上车厢,进车厢前,她回过头朝姜将笑了笑,笑容中似乎多了些沧桑无奈,善意却一如往常。
姜将回院子,关上门后倚着门板思考半晌。
姜二站在前铺楼梯旁,一直注意着后院的动静。
关门声后许久听不到脚步,他推开门走进后院,看到正在发呆的姜将,“店家?”
“嗯?”对上姜二关切的目光,姜将摆摆手,“无事。”
她走进大厅,拿出纸笔写了封信,将方才的事情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并在傍晚快要结束营业时叫姜二亲自送信。
“你换身不怎么穿的衣裳,顺着散市的人流出去。”姜将把信递给姜二。
“好。”
面对姜将的重视,姜二翻出了他初到书肆时,“买”来后只穿过一次的衣衫。
经过几天加班加点的刊印,印刷坊已经赶出了不少纸稿。
这天晚上,小安小德等前院伙计也加入了印刷工作。
吃完晚餐,点上灯,工匠们回到大厅继续刊印工作,姜将则是带着其他伙计走进仓库。
“多点几盏灯,都仔细些。”
书肆伙计们上午备货,下午营业,只有晚上有空能到印刷坊帮忙。
小德:“店家只管放心,我们日日装订线装笔记本,现在手艺可好了!”
印刷还在继续,准备好的纸稿也开始了装订工作。
历时书肆出版的是A4线装书,装订步骤与售卖的线装笔记本无异。
制作了无数本线装笔记本的前铺伙计们,自然是个中好手。
姜将闻言笑笑,继续提醒:“装订前要再三检查,确认页码摆放正确,穿孔走线更要牢固,千万不能散。”
众人:“好!”
“好的店家。”紫檀看着手中的目录页,好奇询问,“店家,这‘目录’怎会在第二张,是不是放错了?”
每个章节后跟着一个页码,他看过的书卷里从没有过这样的纸张。
姜将走到这位新伙计旁看了看,“没错,这‘目录’就是让你瞧一眼就知道想看的内容在哪一张,放在前头才好翻阅寻找。”
紫檀:“原来如此。”
他照着目录翻了几回,发现还真是非常方便。
书肆刊印的这书,不仅不似其他书卷翻起来那般笨重,还更是方便。
就是内容少了些。
因时间紧,且原著内容多,姜将就把书分成上下两册,现在加工赶制的只是上册。
姜二动作最快,仔细检查页码后,三两下就把书牢牢装订好。
“店家,给。”
做好的第一本书来到姜将手上。
她仔细翻看欣赏一番后收好,打算把这第一本书送给陆鸿渐。
又印了两天,两百本书的纸稿全部印刷完毕,工匠们也加入装订。
起初不熟练,他们动作不快。
到底是手上的活计,靠手吃饭的工匠们很快上手,速度起飞。
在书肆众人加班加点的努力下,《茶经(上)》第一次印刷的两百本多本,终于在诗会开始前两天的晚上完工。
一本本检查过去,除了几本稍有瑕疵被拿下,加上预留的损耗数,最终完工且合格的书本超过两百本,印刷坊超额完成任务!
“太好了!”
姜将宣布通过后,印刷房内响起一片欢呼声。
因着是晚上,大伙又马上自觉降低音量。
姜将:“大家都辛苦了,今晚的工时翻倍,这大半月的工钱明日就结。”
此话一出,又是一阵压抑的低声欢呼。
“店家,拿来了。”
小安及姜二从书肆抱着一个个盒子,走进印刷坊大厅。
姜将:“不管是刻字、印刷还是装订,各位都十分用心,做出的书本质量很好。努力工作的都有奖。”
她把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盒子分发给众人,“这是书肆售卖的灞桥套餐,是各位这段时间出色表现的奖励。”
“灞桥送别套餐!”
“听紫檀说这盒可不便宜呢!”
新招的刻工们中,最终有四人进了前铺工作,因此对书肆商品的售价都有所耳闻。
尤其是最近卖得最好的‘灞桥送别套餐’,这段时间可谓是一盒难求。
夏末初秋,因着科举考试,长安城迎来送往,‘灞桥送别套餐’作为长安文人新兴的伴手礼,很是难抢。
姜店家居然送了他们每人一盒!
老杨最是激动:“真是太感谢姜店家了!”
他儿子黄杨识些字,又在前铺工作,不仅一次在家念叨着想有个套餐,又因价格望而却步。
没想到店家这一下就送了他们老杨家两盒!这下不仅儿子有了,连小孙子那份也有了。
姜将发完礼盒,笑着说道:“各位不必言谢,今后继续用心干活便是。”
老杨:“我们爷俩明日定早早来!”
姜将:“忙了这么久,明日各位好好休息,睡个懒觉。后日便又要忙了。”
两百本是赶出来了,若诗会反响好,需求就是成倍成倍往上涨了。
两天转眼过去,贡院考试结束,举办诗会的日子也到了。
这天一大早,历时书肆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姜将打开铺门,将写好的巨大告示拿出,“再高些,让后来的人也能看见。”
姜二举起告示,高高贴在一旁紧闭的门板上。
‘今日诗会,书肆歇业。’
写有八个大字的告示贴满两扇门板上部,很是醒目。
姜二:“店家,这样可以吗?”
“可以,辛苦了。”
“店家、店家!”小德从后院匆匆走来,“王公子派人传话,说感谢您的赠书,他今日不方便露面,店家遇到难处尽管询问卢公子。”
“知道了。”姜将点头,不自觉笑了笑。
“陆老伯来了吗?”
“还没到”
“二楼的布置准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