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2 / 2)
四个月了,一个接一个的任务,终于看到尽头了。
【开启终极任务......】
任务营业额再次翻倍,达到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
姜将暗暗记下金额,调整心情后投入审稿工作。
靠《茶经》一书,定是能完成任务的,可耗时多久就不一定了。
她总不能过年了还不能出门,还是需要出个快销期刊来拉动营业额。
傍晚,‘外聘审核’卢升前来审稿。
“我与孙账房粗粗筛过一趟,您看是否可行?”
姜将把整理好的诗稿递给卢升之,心中有些不确定。
她个没文化的出这个诗集还真有些没底,这个初审工作做得十分困难,幸好有孙账房帮忙。
卢升之看得很快,不一会儿就过完了一沓诗稿,并大致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这些都不错,够格入选诗集的已远超40首。”
之所以说只选40首,是因为其中有是个名额已经内定,属于卢升之品茗会的宾客们。
无论质量好坏,这个打名气的机会,都要给出去。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个曝光的好机会,诗稿的质量都不错。
姜将:“没有特别突出的吗?”
她看向被分出的那沓薄薄的上等诗稿。
光不错可不够,现在没了吴怀忧新客状元的名头,诗集就没了宣传爆点。
卢升之又翻了翻那几张诗稿,“在这些稿件中,没有姜店家想要的一骑绝尘的诗稿。”
“元公子的呢?”
安排好的送上门扬名的机会,元微之当然不会错过,品茗会当天就交了一篇诗稿。
卢升之摇摇头,放下稿子没说什么。
当日元微之心不在焉,随手上交的诗稿自不会有太高质量。
姜将有些失望:“好吧。”
审完诗稿后,卢升之这位‘特邀审核’起身就要离开。
“姜店家留步,不必送了。”
姜将继续走着,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问道:“冒昧问问卢公子,您觉得赵氏行铺如何?”
“赵氏行铺?”卢升之停下脚步,“生意做得很大。”
“姜店家要与赵氏行铺合作?”
姜将:“还在了解阶段。”
卢升之温和笑着,他默了默继续说道:“赵氏行铺遍布我大唐疆域,是不错的行商。”
“多谢卢公子。”
姜将把人送出院门,“明日截止收稿后,还要劳烦卢公子再来一趟。”
“姜店家客气。”
“店家,今日小德哥不在?”
次日,乌木来到书肆,没看到与他负责同一个柜台的小德。
“他有事出去了。”姜将用书卷把柜台下也填得满满当当,确保书卷供货充足。
“紫檀,今日小德不在,你过去同乌木负责一个柜台。”
“好嘞!”把书架填满后,紫檀立马去了解新柜台的商品特点。
经过半个多月的上岗训练,四位新伙计已经能独立销售,处理大多数突发情况。
空出手后的小安,也被正式认命为前铺二把手,接替姜将成为了一楼的‘大堂经理’。
小德出门、小安巡店,柜台人手不足。
姜将便接过收稿工作,让星月这位老员工坐镇书卷柜台。
许是前几日投稿爆满,最后一个收稿日,来人寥寥无几。
开市后,生意依旧红火,却半天没收到几张诗稿。
“哎~”
姜将收好今日的几张诗稿,不由得叹了口气。
就收了几首打油诗,难不成第一期诗集,真出不了一首‘爆款’?
“请问可是姜店家?”
一白衣男子走到展示台前,温声询问。
“我是,欢迎光临。”姜将擡起头,便撞进一双沉静的眼。
她见过这双眼,在品茗会当天。
“客人可是要投稿?”
白衣男子将桌上的告示又看了遍,“是,有劳姜店家。”
他从袖中掏出略显陈旧的纸张,展开递了过来。
“好的,公子贵姓?”姜将双手借了过来,照例走流程。
“在下鄙姓张。”
“张公子,请登记姓名、诗稿及住址。”姜将递过纸笔。
“有劳。”
“张公子不必客气。”
姜将低头浏览默念手中的诗稿。
‘穿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
姜将瞪大了眼,霍然擡头猛地起身。
小说到了大概三分二的位置,每天调整收线,收得本渣渣头秃。(捧着掉发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