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2)
“有空有空有空有空!!!”不等元栀发话,银月连连出声。
赶紧把他家大人带走。
这段时日,凤玄歌为了早日完成相关事宜,简直是没日没夜地忙碌,连带着他们都跟着叫苦连天。
金月素来是最能吃苦的那个,可即便如他,这段时日都苦不堪言。
银月的反应让元栀有些错愕,但见他这般笃定,元栀便放下心来。
算算时日,她也有一个月左右未曾与他见面了。
安置营。
“太子殿下今日回朝,雷州和沧澜道的水患、地震处理得当,这些流民也该送回去了。”
营帐里,凤玄歌捏着一卷文书,眼底泛着倦惫。
金月沉声道:“大人,有元家的帮助,还有一些京中富贵人家的捐款,朝廷的拨款,赈灾的事已初初落定,今夜您就好好休息吧。”
闻言,凤玄歌的眉头却又深深拧起。
他站起身,沾着泥土的月白皂靴踩在泥土上,发出咯吱的声音。撩开帘子,营帐外是成片的帐篷。
蓬头垢面的老弱妇孺,他们蜗居在营帐里,双目无神。即便这段时日并没有少他们的吃穿,可他们一日无家可归,一日便是被长安拦在外的流民。
“要那么多的赈灾款才能勉强撑住,朝廷……”他没有继续说话,只是长叹一声。
“也罢。”凤玄歌阖眸,伸手捏了捏眉心,哑声道:“今日我回府休息,你们也可松泛些,明日的差事切莫懈怠。”
众人闻言,当即一喜。
“是!”
正说着话,银月小跑而来,双目明亮,言语带着若有似无的喜悦。
“大人!”
凤玄歌没有回头,倦声道:“何事?”
银月笑嘻嘻道:“元姑娘约你今夜逛街呢。说是七夕节……哎,大人,你去哪儿?”
金月蹙眉道:“大人不是要回府休息么?”
瞧着凤玄歌明显急促的步伐,银月摸了摸鼻尖,讪讪道:“应该……应该是回府沐浴吧。”
“小姐,你已经挑了好几身衣裳了。”绿芜端来糕点,望着站在等身镜前不断打量的元栀,格外无奈。
元栀望着镜中的自己,听绿芜这般说,脸上也起了团团红晕。
她只是……太久没见他了。
捏着手中的衣裳,元栀还是选了一套胭脂红绣莲花枝罗裙。
日光晒在元栀身上,天际云海翻涌,缓缓漫过日光,洒下斑驳交错的影。微风袭来,荷香四溢,碧翠的树叶发出窸窣的声响。
还有一个时辰便要天黑了。
元栀坐在秋千上,细数着时辰。
从前时常与凤玄歌待在一处,元栀从未觉得心情有何变化。直到今日,他们不过分别一个月,一个在城内,一个在京郊。
可元栀却觉得思念如云海翻滚。
灯市如昼,明黄色的灯笼接连成串,大街小巷里人声鼎沸,素日清冷的坊间巷口也热闹非凡。
元栀一袭绯衣,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浅淡的光泽,她没有朱钗环绕,莹白的脖颈间带着一条简单的冰晶石,是那日在伏龙山时,凤玄歌所赠。
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元栀站在街边等候,面前走过一对对有情人,相敬如宾的夫妻,芳心暗许的男女,凑热闹的孩童。
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可凤玄歌还没有出现。
元栀心里有些气馁,难道凤玄歌忙到忘记了?还是银月没有传话?
又等了片刻,元栀终于决定先回府,刚想擡步,身后蓦然传来一道声音。
“姑娘,你在等人吗?”
身后摊子的大娘见元栀一个人站在此处多时,见她举手投足间自带贵气。大娘忙出声道:“姑娘,这支发钗很适合你。”
元栀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大娘粗糙的手里握着一支发钗,发钗款式简洁,可上面镶嵌的玉石却格外璀璨,与她脖颈间的晶石倒有几分相似。
摸着手上这支发钗,她是有点心动,可又想到凤玄歌居然爽约不来,她就有些赌气。
抚了抚这支发钗,元栀摇摇头,将发钗放了回去,眉眼间带着一丝落寞,温声道:“我等的人没有来,下次吧。”
大娘‘哦’了一声,讪讪收回了手。
就在元栀交还发钗之时,一只手蓦然从身后伸了出来,这只手格外修长,如竹如骨。
凤玄歌戏谑又沙哑的声音响在元栀耳侧。
“谁说本相不来了?”凤玄歌的声音语调一如既往,他随手丢给大娘一个银锭,发钗在手上旋了个花,旋即稳稳当当地插入元栀的发髻。
元栀愕然擡头,望着面前熟悉的脸颊,双目骤然红了。
眼前人眉眼依旧,可整个人相较从前却清减不少,眼眶深陷,带着若有似无的倦惫。
“你……清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