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1 / 2)
夹紧尾巴做人。”莫离眼色一闪,接着又是伶俐的一笑。
怀汐却双手环臂,摇头道:“要你夹紧尾巴做人,我看很难!至少面对玉婉我想你定是不会谦让她的。”
“三公子这话怕是不该对我说。何谓‘谦让’,我本就比她小,她让让我还差不多呢。”莫离朝他一翻白眼,“不过,我人虽小但度量大,所以我还是会让着她的,谁让她只长岁数不长脑子呢?”
“你这张嘴真是……”怀汐一面笑,一面连连摇头。
世清走到窗前,不远处就是萧风逸的书房,只需稍稍伸头就能看到父亲和萧风逸在凭栏处谈论的画面。
世间竟然真的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还是冥冥之中早有暗示?萧风逸的书房竟唤作“离湘亭”。
“他”像一面镜子
正午时分,世清和怀汐便随着方田英告辞了。萧风逸领着莫离将三人送至了前院,看着三人正欲离去,莫离突然惆怅万分,“方将军,二公子,三公子,请慢走。有空莫离再来将军府拜访。”
看着莫离一脸凝重,怀汐打趣道:“你是不是舍不得我们啊?”
莫离不作声,心里却真的很是不舍,尽管才相处了一日,但她对他们却有种莫名的依赖,尤其是对二公子世清。
三人终于渐行渐远,不料世清却又突然折了回来,“我还有些衣服,改日给你送来。”
“二公子,你会时常来看我吗?”
“会的。”世清知道莫离内心的无助,任何人换了新环境都会有这种无助感,他是过来人,当然明白她此时的心境,何况她不过是个孩子而已,“将军府离王府不远,你若闲来无事也可时常来找我和怀汐。”
闻之,莫离终于还是展露了笑颜。但是在回去的路上,梁世清却始终放心不下,满脑子竟是从那小子无辜又闪亮的大眼睛中透出的期许之色。
而萧风逸看着身边的孩子,她似乎比同龄的孩子要长的瘦小,个子只及他的胸骨处。她不断的吸鼻子,显然是在伤心难过。他不自觉的牵过了她的小手走上台阶,莫离感到他的手温暖有力,似有种能稳定心神的力量。
待走到半山腰的长廊,萧风逸突然停了下来,手指向空旷处说道:“莫离,从此处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能看到王府大门、梅林、还有王爷的书房,”莫离踮起脚尖,欣喜道:“还能看到‘山水阁’。”
“若是从地面一路穿行而过,恐怕就看不到这些景色了。”
莫离偏过头,此时的萧风逸双手撑靠在木栏上,眼睛正看着远方,那专注的神情使得原本俊朗的他又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魅力。莫离虽不知他在想什么,但她有种感觉,他所看向的这个远方是很远很远的地方,绝不是她刚才所说的王府里的这些景物。
不等莫离回过神,萧风逸继而又道:“当初修建王府时,人人都以为本王是为了别具一格才将长廊修于半山之中的,其实不是。”他不再往下说,他这么做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他每走一步都犹如走在半空之中,悬而未决,这“镇关王”安宁的生活不过是表象而已,他的处境从来都是岌岌可危。但是这一切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太晦涩难懂了。
莫离似有感悟道:“莫离明白了,王爷的意思是想告诉莫离,站的高才能望的远。做人不能安于平淡的生活,只有胸怀宽阔,才能掌控大局。亦就是希望莫离要适应所处的环境,不能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
萧风逸笑笑,她要这么理解也无可厚非。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倒也不失胸襟,年幼时的他不也时常被父皇称作有胸怀天下之心吗?
她就好像一面镜子,让梁世清和萧风逸都看到了往昔的自己。
香香和翠翠(一)
莫离就这样在王府住了下来,自那日在长廊和萧风逸别过,之后的几日她就没有再见过他。而王妃念在她年幼也就省去了每日请安的规矩,这便让她在“山水阁”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享受着她自由的新生活。
其实莫离有所不知,就在她来到王府的两日后萧风逸便与方田英悄悄的离开尚京前往冀京去了。
那日在王妃派来打扫“山水阁”的人手中,有一对姐妹,一个是哑巴,耳朵不聋却苦于不能言语;另一个便是该哑女的姐姐,四肢健全,但性子十分古怪,亦总是沉默不语。
姐妹二人是在流亡路上乞讨时恰被萧风逸所见,后被收留了下来从此在王府做打杂,其实连伺候主子的份都没有。在银铃的坚持下,“山水阁”只留了这两个婢女,王妃虽有不解,王府向来不缺人手,只调配两个人过去照顾莫离,未免太过寒碜,况且银铃要的这两个又不是什么精干的丫头。但是在银铃的一再婉拒之下她也就不再多语了,反正那对姐妹在王府而言就是多余之人,难得有人愿意用她们,她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