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更新时间2012-11-321:14:30字数:3921
安常大人将少年带回军营,请军医诊脉。那少年自躺在床上,便闭上眼睛呼呼大睡,十分安心。
这少年即是当年的林孝淳,齐吏夫人秦征颜之子,现年十六岁。
林孝淳饱睡后醒来,由人带着去见安常大人,反而没有当日壮烈刺杀的戾气,只是盯着安常大人,紧闭双唇,眉目严肃。
安常大人招呼他一同用膳,他便坐下,大吃大喝起来。安常大人问他什么时候进司域宫。
他道:“我十岁的时候,逃出蛮地,投在段师父座下。”
安常大人听罢久久缄默,才说:“当年是我做差了,没将你留下来。”
林孝淳看了一眼安常大人,继续用食,看上去有如三天三夜没吃一般。安常大人看他这样,倒有些喜色。
“这几年都学了什么?”
“剑击,骑射,兵法。”
“这都是段修厉害的地方。有修文赋么?”
“没有时间。”
“这方面你自小就有天赋,不可放弃,回京了一定请先生教授。”
林孝淳诧异地擡眼瞪视安常大人,“你要带我回阳京?”
安常大人颔首,叹息道:“前些年我也着人寻你,却不想近在眼前也不自知,现在可好了。”
“你不怕我杀了你?”
安常大人一怔,见眼前少年满脸怒气,回想起城楼那一番凶狠的刺杀行举,实在触目惊心。
“我可以死在你手里。”
林孝淳厌恶地扔掉筷箸,怒道:“你如果认为这么做可以在我娘面前赎罪,可以还清我们家的债,你可就痴心妄想了。”
安常大人苦笑:“我何来资格在你娘面前赎罪。”他静静打量林孝淳,然后给他尧了一碗羊骨汤,“你是她最爱的人,应该成为她心中期望的那样,做一个风格自由的公子。你恨我,也不要毁了自己。”
“是你毁了我!”林孝淳大吼道,将桌上的茶盏掷出去,砸在安常大人颚下,划出一道血痕。安常大人却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一下。
他是让林孝淳这句话震慑住了,不觉间流出眼泪。林孝淳反倒被吓住。
许久,他才说话:“我这条命,死不足惜,但不该是你杀我,不值得,你应该活得非常好。如果你愿意,在我身边呆两三年,我亲自栽培你,还是可以的,再往后是不行的了,如果不愿意,那我另托人照顾。高官厚职是有限的,但生活之道,无非风雅自由安逸,这也是你母亲对你的愿望。”
林孝淳咬着牙,不做任何回应,猛然推开膳桌,跑了出去。如此过去五日,即要拔军回京,段修来见安常大人,听取最后的吩咐。安常大人只是说:“令司域宫上下行事一如既往,只理商贾,军队都遣散了,留我说的那些人即可。”
段修应诺,问道:“阿木(林孝淳)是否令属下带回司域宫?”
“他人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林孝淳再见到安常大人,却落下眼泪,说下如此一番话:“这一辈子我再也不回阳京了,娘她从来不喜欢阳京,以后我要回娘的家乡去。娘想我成为怎样一个人,我很清楚,在你身边由你引导想必正确,你的意思是要活得风雅快乐,可是如此来我必不快乐。我不杀你是因为娘当年为你的命而杀了自己,我不能违背娘的初衷。我要跟师父回司域宫去,等有一天我能够带着娘的灵柩回焦中州。”
安常大人答应他,“往后你还叫林孝淳,仍跟着你师父。”
于是林孝淳依旧随段修同司域宫的人,循西道向北漠去。而安常大人这边也班师回朝。
奇善却在私下向安常大人表示忧虑:“林孝淳不是简单的孩子,有您在,段修恐怕制不住他。”
安常大人向奇善笑道:“司域宫的一切,我有什么不能给他?只要他好好活着,我什么都不害怕。”
奇善知道安常大人经此一役,心绪上已经显露出颓废、淡泊世俗的状态来,生死无谓,富贵如泥。
“大人,阳京的消息说,郡王府世子两个月前率兵平北漠军有功,皇上召其回阳京,已授三品正骑尉。”
安常大人应了一声“嗯”,不再多言。
行军至北埠口,扎营歇夜。两更天,两位称是阳京御卫军的便服人风尘仆仆地下马,在军营口求见安常大人。
安常大人纳罕,以为元统帝那边发生变故,接见来人。是熟面孔,乃宝嘉郡王爷亲随,他们递上一封密函。安常大人看了遂屏退左右,严厉地问来人:“说吧,什么要紧事?”
青衣人道:“郡王爷遭人行刺,背中一箭,太医说无力回天,大限就是这几日了。”
安常大人急问:“什么叫大限!”
两人支支吾吾,“郡王……怕是不行了……”
“刺客是谁?”
“正在缉查,尚未知晓。”
安常大人听了长时无语,只是看着手中的信函发呆。站着的两人面面想觑,不知所解,青衣人叫了声:“大人?”
他才回过神来,叫奇善,“传令,因连日来天气恶劣,行军拖沓,先遣两位少将快马赶回朝中,向皇上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