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2)
更新时间2012-11-2722:08:59字数:3068
安常大人向大客厅走去,真儿果然坐在里头,正吃茶,而其子季卓熙由嬷嬷带着在院子里并几个丫头玩耍。
安常大人抱了抱孩子,问他:“熙儿从晏田回来,可曾带礼物给舅舅?”
季卓熙点头,眼望母亲,“我要把大将军送给舅舅!”
安常大人看向从厅子里出来的真儿,颔首而笑,真儿略屈了屈膝,道:“大将军是只黄莺,他稀罕得不行,这会子见了大人却嚷着要送了。”
安常大人笑道:“那舅舅谢谢熙儿了。”他又问七岁的季卓熙许多话,玩玩闹闹一阵,真儿让嬷嬷带小儿自去玩,这边同安常大人进了内院,至东庭阁内坐下。
“罗旖公主是在宫中么?”
安常大人点点头,吩咐下人送糕点、茶来。真儿看他面色如常,然而身体里的不足之症终究显现出来,纵然美貌如初,难掩双眼灰败枯槁之意。比起她在安常府的时候,现在的安常大人自然多一分成熟内敛的姿态,少一些青春风流的品性,使她觉得,这个义兄,换了一副心肠。
这几年因他的阻止而少来安常府走动,但真儿知道安常大人用心。他待人好,是真性情的好,这一点惯不会弄虚作假。外面对安常大人的传言既恐怖又真实,使人不得不担忧。
安常大人这边呢,知道真儿在这个节骨眼过来,必有重要的事讲,至于什么事,他也能猜知一二。对他来说,真儿可以让他很放心。他耐心地等待真儿说话,可以选择的话,他并不愿意听。
“大人,聘娶罗旖公主,之后是在这儿生活,还是去东括?”
“并没有去东括的心思。”
“这是天下的一桩大喜事,皇上一定开圣恩,届时一定荣耀至极。”安常大人明白真儿话中的意思,他安慰她:“近年来我身体每况愈下,经过两年战事,更是难以支撑,安常之职恐怕不能胜任,已有辞卸之意。歇下重任,只做闲云野鹤,自由自在过生活。”
真儿听安常大人如是说,知道他已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心内大安,又说些闲话。
忽听外面一叠声喊叫“大人”,真儿吓了一跳,不晓得出了什么大事。
“大人,砚姑娘方才摔了一跤,身上不大好了。”小丫头站在廊下没头没脑地通报,安常大人眉一皱,唤道:“宜静。”
宜静进来福身,安常大人问:“什么事?”
宜静说:“砚姑娘在天井让青苔滑到了,大夫诊治,说腿骨坏了。”
“即使如此,弄得丫头乱叫乱嚷成什么体统?”他站起来,让真儿再坐,自己往那边院子去了。
这个砚姑娘,真儿知道就是当年安常大人遭人口舌而买下的千华苑姑娘。从今日仗势看,这个姑娘十分张扬,自己在场,便如此沸沸扬扬闹出声,暂且不论安常大人如何宠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对安常府是极不好的。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安常大人精神不济,管不到这点或是一点儿也不想管是大有可能的,可是偌大的安常府,多少眼睛盯着,禁不起一点风浪。再有与罗旖公主的婚事近在眼前。
真儿略坐了坐,看宜静仍在眼前,细细地斟茶,想起曾一同呆在安常大人身边伺候,如今也只剩这一位了,年纪不小,生得也自有一种迷人体态,却甘愿守在安常大人边上,没惹出任何事。自己若遵循年少时的意志,大概也和她一样,长守东庭院,尽心尽力。
她把宜静拉在前面坐下,“我从晏田回来,路过你的家乡赵子州,带了些那里的特产,今日来得匆忙没带,明日送来罢。”
宜静欲起身谢,真儿摇头,“要是行礼,就辜负我的真意了。”
宜静含笑点头,真儿问她:“砚姑娘就是大人赎下的姑娘?”
宜静说:“是的。”
“没机会见着,不知品貌怎样。”
“能歌善舞,模样漂亮。”
“多大年纪了?”
“芳龄大概双十,确切的无从得知。”宜静顾自笑了笑,继续道,“您也看着不像话是不是,幸是您在,若是别的大人,便是笑话了。”
真儿诧异,“大人也随她么?”
“大人事忙,不大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