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青山有幸(2 / 2)
人群中,舒瑾的眼睛看了一下书院,从上面看,书院里面所有的情况都是一清二楚,视力稍微尖利一些,可以看清夫子和学生之间的表情。
这就是青山书院,从来不畏惧外界的眼光,要是想看想学,你随意就好,重伤也是如同青山。
“舒姐姐,可是觉得青山书院如同它的名字一般?”郑远注意到舒瑾的眼神,笑着说。
后者点头,“当真巍巍青山,院在其中。”
“若是舒姐姐有时间可以过来瞧上一瞧,这处的风光最好,晚上漫天星辰也在眼眶之中,最好好看了!”
舒瑾在他说话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萧景辰,自家夫君最近都是围着自己转,这些事情也要经过他的同意。
“快些走吧,快要到时辰了。”郑远一点也不想休息一会儿又要拼命,别说自己的孩子现在正在和别人说话,也不体谅一下他的老父亲。
秦家主站在路山长身边,穿着一袭青色长衫,五官端正,天庭饱满,总是俯手在身后,看起来有一种万事都在意料之中的态度,不由得令人相信他。
他们一行人随着山顶这里的学子一样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先听秦家主讲些什么再说。
却不知从他们一进来,就已经将路山长和秦家主的目光吸引过去了。
“这便是要找我的昭宁候和萧世子?”秦家主问身边的路山长,他自己最近找到了一个孤本,上面的文字是已经失传了,他苦心研究这个,要不是路山长提醒,还忘记了在青山书院的课!
路山长点头,摸了摸自己重新蓄起来的胡子,“不错,就是他们。”
“浑身气度不凡,人中龙凤,未来不可泄量。”秦家主对于两个人十分看好,再望向身边那位小童,“他们身边那位小童可是有了师傅,要是没有,老夫不介意再收一个关门弟子?”
路山长只是笑不说话,摸胡须的动作一下没有控制力道,竟然抓下来两根。
顿时,秦家主突然想起来了,自己的好兄弟在几年前对着自己炫耀了一下自己收了一个很好的小弟子,一直没有引荐给自己,好像就是这位。
不管台上台下是什么样子,但是时辰一到,在一边的仆人点亮了一根粗香,香燃尽,秦家主便讲完了。
先是对着天地三拜,不似书院之中先拜圣贤,秦家主信奉天地,这是他的规矩。
“今日老夫过来,见场上出了一些书院的学生,竟然也能见到几位官场上面的朋友,既然如此,那我就讲讲为官之道如何?”
秦家主不是没有当过官,当年的三甲状元,亦不知羡慕了多少的世家,百年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位,当真是了不得的。后来别说他做到了尚书,因为家中的事情只能辞官。
秦家主的为官之道,也是世家和读书人的为官之道,在场的人自然开心,洗耳恭听。
“今日同大家讲的不是官,而是民。为官者,应该心系天下,而这天下正是有民而成,无民不成镇,无民不成城,无民不成国,故而为官者当是心系于民。”
秦家主挥手看万山风光,“此间有人,故而可需要官者,我曾经记得有一个人说她的命生来就是为了大熙,故而她最好战死沙场,我也曾听师兄弟说,他想要走看看天下民间怎么生活,故而他最后在复职的路上被贼人杀死。”
“活血这些都是离着诸位很遥远,但是不远,生时有人敬佩,死后有人怀念,才是最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