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平妻之乱(1 / 2)
他令管家锁了平姨娘和老夫人的院子,又打发了侍从秦义拿着他的帖子去太医院,看哪位太医能救一救女儿。
太医久请不到,秦侍郎心急如焚。他嘱咐夫人照料女儿,便出去查看情况。
秦夫人看丈夫走远,心事重重的对女儿道:“嫀儿,若太医请到了,你这伤势怕是瞒不住了。”
秦嫀反而笑了,她道:“看来管家没能锁得住平姨娘,她怕是将太医拦到祖母那了。母亲放心,这帮子太医,最会看人眼色行事。即便来诊,至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秦嫀料的不错,平姨娘确是将太医拦去了秦老夫人院里。秦侍郎得信,又急匆匆将太医拦了回来。
奈何,秦嫀这伤是在身上,太医也不方便查看。加之,施和已有判断在前。太医也敢多说,只留下个方子及一句听天由命便出了府。
秦嫀受了风寒,当夜便发了高热,烧的昏厥过去。秦侍郎自责不已,亲自去施家医馆求医,在门外等了足有半个时辰,也未见到施和。幸而,施家夫人心善,从施和那要了个方子,抓了几副药给了秦侍郎。
秦嫀这一病,很是清静了两日。到第三日上,平姨娘和秦老夫人寻了个探病的借口,又进了她的院子。
原来,四岁的庶子秦阳开蒙,秦老夫人及姨娘平娇想送他去京城首屈一指的锦屏山书院。只是,书院里多是富贵人家的嫡子,秦阳一个庶子,怕是要被人瞧不起的。于是,秦老夫人便打起了扶平姨娘为平妻的主意。
秦夫人自是不肯的。
秦老夫人又怎是个好相与的?她本就偏袒平姨娘,又将秦阳看的跟自己眼珠子似的,如今,书院开学在即,平妻的事情已然是不能再拖了。
秦老夫人和平姨娘一唱一和,母亲被逼迫的红了眼眶,秦嫀虽心疼不已却只能默不做声。直到敛秋进房,悄悄给她递了个颜色,她才扑通一声跪到了秦老夫人面前。
她道:“祖母,嫀儿虽是闺阁女子,也晓得一些道理。如今,父亲进京不过一年,又身在六部,任户部侍郎,实在惹眼。冒冒然出个平妻,少不得会落下宠妾灭妻,家宅失和得名声。被御史台弹劾一本怕是逃不掉的,请祖母以父亲前途名声为重。”
秦老夫人颐指气使惯了,怎么容得下孙女这般职责,当即抄起拐杖便打了过去,道:“你这孽障,懂个甚?”
眼看拐杖就要落在秦嫀身上,秦嫀身子一软,便昏厥过去。立时,大小丫头一片哭喊,秦夫人又忙让人去请施和。
秦老夫人见状,正要离开。一转身,便瞧见了不知被谁叫回府的秦侍郎。
秦侍郎强压着怒火对秦老夫人道:“母亲,平妻之事,不要再提,我是不会同意的。”又道:“嫀儿如今正在病中,母亲还是别来搅扰才好。”
秦老夫人哪受过这般指责,当即便怒道:“你就阳儿一个儿子,怎能让他受这般委屈!况且,这戴氏已年过三十,你还指望她老蚌生珠不成?”
秦夫人戴淑被说的一脸惨白,遮面而泣。秦侍郎瞧着母亲越来越不像样,只得遣了人送她回院子。
秦老夫人跋扈多年,头一次被当众驳了面子,怎肯罢休。她指着秦侍郎,正要哭诉自己是如何孀居多年,又如何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供他读书识字,就听刚进门的施和问:“怎么?西街杨家的棺材备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