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斗气】(2 / 2)
“姑娘不是那种没情意的人,估摸也是面子下不来,跟您置气呢。要不?老奴晚上去梅园门口候着,亲自接姑娘回宫?”
“哼!你去,岂不是太给她面子了?”
得得得,又来了。
真不知道他傲娇个什么劲儿,有本事闹,就有本事别拉下脸啊。
这可好,一面担心着人家,一面还要嘴硬。七八岁就这样,长大还了得?
张大伴儿悠悠的接过崭新靴子,替他穿上,认为自己暂时还是先当哑巴的好。
等穿上后,方瑾蹬的一下跳下椅子。走了两步后,扭头催促张大伴儿:“快点啊,还磨蹭什么呢?”
张大伴儿莫名其妙:“皇上这是?”
“不是你说的要接她吗?”
方瑾的脸上有些不太自然,解释道:“朕是怕你嘴笨,那丫头又倔,回头伤你颜面。有朕跟着,还能帮你说几句。”
张大伴儿连连点头,如梦初醒:“还是皇上想的周全。只是,”
他指了指外头的□□,提醒:“现在还不到晌午,皇上这会儿出宫,太早了些吧。再说,羲和宫那边,老奴该怎么交代呢?”
方瑾双手负在身后,脸一板:“朕又不是出宫玩儿去,长公主乃是嫡亲姑母,朕去探望探望,难道不应该吗?”
“应该,当然应该。”张大伴儿头如捣蒜:“老奴这就派人去跟太皇太后禀报。”
方瑾得意洋洋,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问方才伺候洛英更衣的宫婢:
“洛英换的哪件衣裳?”
宫婢忙矮身回话:“姑娘今儿选了一件霞影纱比甲,胭脂红的罗裙。头上戴的是......”
方瑾没听下去,转身问道:“你去瞧瞧,朕有没有这样颜色的衣裳,也挑一件出来给朕换上。”
张大伴儿见他这会儿眼底都是得意之色,不敢反驳打击,只能交代小太监们,把衣橱给翻个底朝天,也一定要满足皇上的这个心愿。
哎!他真是做了什么孽哦!
————————————————————————————————————————————————————-
马车晃晃悠悠,等到梅园时,洛英差点都要被晃吐了。
从马车上下来,她擡手扶了扶头上的步摇,回身转了一圈,才发现这里地处偏僻,风景极好。看样子,应该是出了城,难怪颠簸了这么久。
打扮成车夫的侍卫谨慎的看了看周围,确定安全无虞后,才把缰绳栓到一旁歪脖子树上,要护送洛英进屋。
她一面走,一看顾盼周围景色。
此地背靠青山,两侧延伸出桃林片片,明明已经过了时节,可枝头还有数朵粉艳花朵。
面前不远处则是一条溪流横穿而过,潺潺溪水被沿途绿荫遮蔽,只听得清泉声声,不见水光粼粼。光是听着,便有股沁人心脾的意味了。
这么看着,她就走到了屋前。
擡头一瞧,乌木门,黄铜环,最上方还挂着一块儿牌匾,上面用小篆写着两个清秀小字:
梅园
牌匾角落处,刻着一支缠枝梅花。
她擡起手,刚要拍门,却听吱呀一声,门分左右,开了。
里面露出一张银盆似的脸,头梳双环髻,圆圆的眼睛仿佛带着笑意,红扑扑的脸蛋喜庆极了。
她一见洛英,未曾开口便先笑了出来。
“是洛英姑娘吧,小姐让我在这儿候着呢,您快里面请。”
小丫头自来熟一样,直接扶着洛英,对身后侍卫道:“梅园不接待外客,还请您在这儿候着吧。”
小丫头跟长了个八哥嘴似的,一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说的洛英都快晕了。
不过,她也知道了,她叫七喜,是一直在县主身旁伺候的。
至于为什么叫七喜,而不是三喜五喜,她是这么解释的:
“在我之前,县主身旁有六位姐姐伺候呢,我是第七个当选大丫鬟的,所以县主亲自给我赐了这个名字。”
提起县主来,她都是满满的自豪感,让洛英也对这位娇弱的县主产生了几分好奇。
七喜说着说着,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前面说:
“县主就在里面,你自己过去吧。”
顺着她指着方向,洛英瞧见面前一座木制小桥,桥那边是一座八角凉亭,四周纱幕围着,只能隐约瞧见里面的确是有个人影。
“你不过去?”
七喜摇头:“县主平时都爱一个人待着,没有吩咐我们是不靠近的。”
眼睛里是满满的羡慕,好像能被她接见是件很自豪的事。
洛英也不再勉强,独自上前。
路过木桥时,心底不住嘀咕:这底下也没水没沟的,弄个桥做什么。
等离近了,不知怎的,她开始有些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