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背锅小英洛英放心飞,有锅自己背……(1 / 2)
乌戈和贞娘面面相窥,两人都是头一回遭遇这种事,一时间拿不定注意,只能用眼神无声对话:
贞娘:不是说早就成亲了吗?这怎么又跑来个媒人啊。
乌戈:你问我我问谁,我可是头一回当爹啊。
贞娘:......
下头坐着的媒人呷了一口热茶,又开始了她的舌灿莲花:
“大妹子,真不是我夸。从前我听唱戏的说什么芝兰玉树,英俊潇洒,都觉得那是夸大其词。可昨儿见了李公子才知道,那真真叫是一个画里走出来的人物。哎哟喂,只恨我生的早,又恨我肚子不争气,没生出个闺女。否则,这肥水说破天了,也不能叫他留到您家的田里来啊。”
相较乌戈,贞娘到底还是见过些世面。拢了拢心神,试探性问道:
“您说的,可是李延秀?”
媒婆一愣:“对啊,看来您认识李公子啊。那就再好不过了,省的我多赘述。您见过,就更知道那模样,那气派,人中龙凤,万里挑一啊!”
贞娘心说,何止见过,他还是我女婿呐。
可是这女婿好端端的,怎么又找了个媒人来提亲。真是把她给闹糊涂了!
见贞娘不语,媒婆生怕捂不热荷包里那块儿银子,鼓起劲儿吹捧:
“大妹子,咱家姑娘也二十了,可再耽搁不起。我看李公子是真心求娶英子,这两人的八字我都找王半仙合过了,天造地设呀!”
贞娘摸不清李延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深知他为人做事有分寸,便先应下,只等着回头再去细细审问洛英。
媒婆得了信,高兴的扭着腰。临走时不住的摸钱袋子,心里头那个美啊,都要冒泡了。
她一走,乌戈再也忍不住:“英子和延秀不是都成亲五年了吗?好么好的,咋又提一遍亲。”
突然又想到什么,一拍脑门,惊诧的很:“该不会是同名同姓的人吧。”
贞娘斜楞了他一眼,嗔道:“镇上的人大家都相熟,哪儿还有旁的叫李延秀的。”
乌戈想想也是,嘿嘿一笑:“我估摸是英子是不是折腾人玩呢,那丫头,鬼点子多。”
相较守礼知事的李延秀,自家女儿的脾气秉性,倒是很难不让人起疑。
贞娘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顿时头疼的很:“算了算了,她们愿弄些什么幺蛾子,我也不管了。横竖由她,只是别折腾太过才好。”
好容易有个女婿,贞娘可不想被自家女儿给吓跑。
乌戈赞同的点头,他可没少受英子的欺负,又觉得女婿老实本分,自己做为老丈人,得为他撑腰才是。
本以为是小两口的情趣,不料第二天,媒婆又来了。
这一回,是真的眼热。
她从怀里掏出一份帖子,递给贞娘。给过去的时候,满眼的心疼与不舍,好像把自己命根子交出去了一样。
贞娘茫然的接过来,打开一瞧,顿时愣住了。
媒婆酸溜溜的说道:
“这是李公子下的聘,叫您二位看着还缺啥,不管是啥,只要开口,他都准备全乎了,断不能叫英子受一点委屈。”
她眼睛盯着那帖子,吃味的紧:“大妹子,咱们镇子上嫁闺女,你家可以独一份。这礼单都够一家子一辈子的嚼头了,可你猜人李公子说啥。”
贞娘擡起头,望着媒婆佯装镇定:
“什么?”
媒婆嘴一撇,似乎很是为这桩好事落在了这个大龄丫头身上而不高兴。无奈她干的是这差事,况且李延秀出手大方,红封是其余人的两倍。
“李公子说了,事急从权,许多东西一时半会儿也置办不全,请你们二老多担待。”
心里有嘀咕: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竟值这些银子?那李公子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世人多半如此,大家明明地位相同,处境一样。突然有一天你身旁的人蹿了高枝,就姐妹不是姐妹,兄弟也要成仇人了。
可笑这种红眼病,多半只对身边人。倘若真是那离着自己十万八千里之遥的,只会心生羡慕。也是可笑。
如今,这媒婆便是如此。
大家都是从南陈,或是逃荒,或是讨生活而来。本一个豆腐坊,一个保媒牵线,做的都是辛苦营生。相安无事,乐得其所。
洛英出嫁,她原本心里头也高兴。可今儿等李延秀把帖子一送来,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
那上头一个个蝇头小楷,写的分明是赤裸裸的炫耀。它就像是一根根的针,扎的她心里难受。
所以,态度比起昨日,大不相同。
贞娘合上帖子,笑道:“我知道了,多谢您跑这一趟。”
媒婆一笑:“这是哪儿的话,我拿了人家的银子,不把事儿办好,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又勉强笑道:“得此贵婿,往后可千万多照顾照顾我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崽子啊。”
贞娘笑着送了客,转头就黑着脸,准备换衣裳去教训教训洛英。
太不像话了,这出戏,他们俩到底想要唱到什么时候。
还装模作样的弄帖子来,又是房子又是地的,回头收不了场,还不惹人笑话?
见她生气,乌戈赶紧拦了,劝道:“小两口的事咱们还是别插手的好,放心吧,延秀那孩子看上去就不像没分寸的。”
贞娘气的很,一拍桌子:“我就是小时候舍不得揍她,才容得这般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