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 第280章 历史教材的修订

第280章 历史教材的修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971年的初冬,北京飘着细碎的雪花。于学忠在书房里整理旧物时,门铃突然响起。他的秘书小吴领着两位陌生人走进来,一位是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学者,另一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助手。

\"于老,这两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部的同志。\"小吴介绍道,\"他们正在修订中学历史课本,想请您看看关于抗日战争的章节。\"

于学忠放下手中的老花镜,示意他们坐下。中年学者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油印稿纸,标题赫然写着《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专题(修订稿)》。

\"于老,我们特别希望您能斧正关于敌后战场的内容。\"学者恭敬地说,\"您当年在鲁苏战区的经历,是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

窗外的雪下得更密了,沙沙地敲打着玻璃。于学忠翻开文稿,在台灯下眯起眼睛。那些铅字仿佛带着硝烟味,将他拉回三十年前的沂蒙山区。

修订稿第三十七页有一段关于1941年鲁南反扫荡的记述:\"......八路军115师与国民党军于学忠部协同作战,在xxx地区歼灭日伪军八百余人......\"

于学忠拿起红笔,在\"协同作战\"旁边批注:\"实际为各自为战,偶有情报共享\"。他的笔尖在纸面上顿了顿,又补充道:\"建议注明当时双方防区划分及矛盾根源\"。

\"这里......\"年轻女助手欲言又止。老将军抬头看她一眼:\"小姑娘,历史不是绣花枕头。我们在山东,既打鬼子,也要防着背后捅刀子的人——两边都有。\"

学者连忙递上另一份文件:\"这是根据最新解密的日军档案整理的《华北方面军作战日志》节选,与您的回忆高度吻合。\"

于学忠翻阅着日文翻译稿,突然停在一页:\"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于学忠部化整为零,采用'麻雀战术'袭扰皇军......\"他哑然失笑:\"鬼子倒记得清楚。\"

当看到\"武汉会战\"章节时,老人眉头紧锁。文稿仅用半页篇幅概述了这场持续四个多月的战役,其中关于淮河阻击战的描述只有一句话:\"国民党军于学忠部在蚌埠一带迟滞日军推进。\"

\"就这些?\"于学忠的声音突然提高,\"五十一军一万两千人参战,最后活下来的不到四千!李庄阵地反复易手七次,三营长带着伤员拉响炸药包......这些都不值得写吗?\"

书房里一片寂静。良久,学者低声道:\"于老,教材篇幅有限......\"

\"那就别写我!\"老人拍案而起,又颓然坐下,\"写那些牺牲的士兵,写被炮火犁平的村庄,写宁死不给鬼子带路的老乡......历史书里不能只有将军和战役。\"

女助手飞快记录着。窗台上的积雪被风吹散,几片雪花从窗缝钻进来,落在泛黄的手稿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