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谁说小孩不懂复仇?(2 / 2)
陆寒眸光微闪。
而正因如此,他们一定会信。
“放。”他再次下令,“让车过去。”
十分钟后,一辆无标识的冷链货车缓缓驶入监控盲区。
车轮碾过碎石,速度骤减。
驾驶室门开,两名黑衣人跳下,警惕环顾四周。
他们的目光很快锁定路边那只铁皮箱。
一人蹲下,戴上手套,掀开锅盖。
糖香虽淡,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熟悉感——那是苏悦独创的梨花提取工艺,百年老字号“游牧糖坊”秘方,早已失传。
“这味道……”那人喃喃,“不可能,她死了十年了。”
另一人冷笑:“死没死不重要,东西带回去。上面说了,只要是和‘糖’有关的,全都要。”
他们将锅小心装箱,驾车离去。
陆寒站在远处阴影中,指尖轻轻抚过口袋里的那枚冷却梨花糖——那是苏悦最后留给他的信物。
他闭了闭眼,仿佛听见她在耳边轻语:“寒,最软的东西,才能钻进最硬的心里。”
三天后。
京郊,一片被地图遗忘的废弃果园。
枯枝交错如鬼爪,土地龟裂,唯有中央一座破败温室孤零零矗立。
程远调出最新红外热成像图,屏幕上的数据令所有人屏息——地下三十米处,存在一个恒温空间,温度常年维持在37.2c,湿度85%,空气中有极微量的挥发性糖雾成分。
“他们在熬糖。”程远声音发紧,“不是实验,是仪式性的持续运作。第八灶台……真的活着。”
陆寒盯着画面,眼神愈发冰冷。
那不是普通的熬制,而是以特定节奏、特定火候、特定旋律进行的“唤醒程序”。
每一滴糖浆的凝结,都伴随着一段加密脑波信号的释放。
这就是“九灶计划”的核心:用糖为载体,以味觉为钥匙,重构人类意识底层代码。
“准备突袭。”陆寒转身,挥手召来突击小队,“装甲车两辆,电磁干扰组前置,麻醉弹优先,我要活口。”
队员们迅速集结,武器上膛,战术灯闪烁。
就在此时,一只小手忽然拉住了他的衣角。
是萌萌。
孩子穿着小小的防寒服,帽子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却异常坚定的眼睛。
他仰头看着父亲,嘴里含着一块深褐色的苦糖,脸颊微微鼓起。
“爸爸。”他声音很轻,却像钟声撞进每个人心底,“这次……不能带枪。”
陆寒皱眉:“你说什么?”
萌萌摇头,认真得不像个三岁孩童:“妈妈说过,进去的人,必须嘴里含着苦糖。不然……会被洗掉记忆。”
全场寂静。
程远瞳孔一缩:“条件反射式意识清除机制?通过味觉锚定认知边界?!”
他猛地翻出旧档案——苏悦曾在笔记中提过一种“味觉调节”系统:当特定味觉刺激与记忆提取同步发生时,人的潜意识会自动开启或关闭某些信息通路。
甜,用来引导;苦,则是防火墙。
换句话说,若不含“苦”,踏入第八灶台之人,将在瞬间被抹去自我认知,沦为傀儡。
陆寒低头看着儿子,心口如遭重击。
她连三年后的这一刻,都想到了。
“传令。”他声音沙哑,“所有突击队员,立即配发特制苦糖。未经含服者,不得接近基地十米内。”
众人领命而去。
深夜,营地归于寂静。
萌萌独自走出帐篷,踏着月光走向果园深处的一座无名碑。
碑身斑驳,无人记得是谁立下,只知它一直在这儿,像某种沉默的守望。
他从口袋里掏出最后一块自留的糖——透明糖壳中蜷着银丝,正是苏悦当年亲手封存的“共鸣核”。
他踮起脚,将糖轻轻压进碑缝。
风止,叶落。
片刻后,月光如洗,碑面忽然泛起微光。
青灰色石纹间,缓缓渗出一行新字,墨迹如血,却温柔至极:
“我说的话,你们终于听对了。”
同一瞬,千里之外,幽深地下。
苏悦静静躺在营养舱中,长发如藻般漂浮。
她的眼睫忽然颤动,一滴泪水无声滑落,坠入下方湛蓝的培养液池。
涟漪荡开。
池水表面,竟浮现文字——与碑上一字不差:
镜头拉远。
整座地下基地的灯光开始忽明忽暗,如同呼吸。
所有正在运行的仿生体同时停顿,机械臂悬停半空,电子眼齐刷刷转向中央控制台。
它们齐声低语,音节重叠,宛如合唱:
“……她说的话……我们听见了。”
而在京郊果园外,夜色最浓时,一支全副武装的突击小队已悄然集结。
红外热成像确认地下基地仍在运行,能量波动稳定。
陆寒立于车前,手按战术耳麦,正欲下令强攻——
忽然,一道小小的身影冲出黑暗,拦在车队正前方。
他站在车灯之下,仰望着父亲,嘴里仍含着那块苦糖。
没有人知道他要说什么。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