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 > 第479章 谁在灰里签了名

第479章 谁在灰里签了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城市的另一端,十七座烟囱依旧矗立。

陆昭收到一封邀请函。

烫金字体,措辞恭敬:诚邀您携乐团参与城市文化周闭幕演出。

他低头看着信纸,良久不动。

窗外风过,铁锅轻响,像是回应某种未熄的约定。

他缓缓提起笔,在回执栏写下“同意”二字。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一切按要求办。”

可那双眼底,却燃着一簇谁也没看见的火。

第485章谁在灰里签了名(续)

夜幕低垂,城市文化中心的穹顶如冰封湖面般冷光流转。

陆昭站在后台阴影里,手指轻抚过那把老旧的中音号——铜身斑驳,却仍泛着温润的暗光。

台前,主持人正用甜腻的语调介绍:“本次演出严格遵循‘去符号化’原则,杜绝一切煽情与历史隐喻。”台下掌声雷动,整齐划一。

他嘴角微扬,没说话。

“同意。”他曾写下的字迹还留在回执上。

可谁也没看见,那一笔一画间藏了多少沉默的火种。

“换装。”他低声下令。

团员们默默脱下主办方统一配发的素色礼服,从箱底取出另一套衣物——那是他们从城北废灶区收来的旧工服,袖口磨破,胸前沾满经年未洗的灶灰。

有人迟疑:“真的要这么做?一旦被拍到,基金会可能永久封杀我们。”

陆昭抬眼,目光如钉:“他们能删掉火,能铲平墙,能篡改数据……但他们删不掉人心里记得的温度。”

话音落时,全场空调悄然关闭。

无人察觉,唯有空气开始凝滞、沉降。

音乐响起的第一秒,所有人愣住了。

乐器外裹着湿布,鼓面蒙着浸水的麻布,琴弦缠着滴水的纱网。

初始音节滞涩、压抑,仿佛被什么沉重之物压住喉咙。

但随着节奏渐强,水汽蒸腾而起,在聚光灯下幻化成雾——不是烟,胜似烟;不是火,却燃于无形。

灯光穿透雾气,竟在穹顶投射出层层叠叠的纹路:跳动、蔓延、翻卷,像极了冬夜里炉膛中不肯熄灭的余烬。

观众席爆发出惊呼。

有人举起手机狂拍,可镜头刚对准舞台,屏幕便一片模糊——不知何时,细密水珠已覆满玻璃,像是整座剧场都在呼吸、在流泪。

曲至高潮,所有乐器猛然撕开湿布,金属铮鸣刺破寂静,如同冻土崩裂,春雷乍响。

台下有老人颤声低语:“这调子……是三十年前‘灰语亭’那晚唱的《暖尘》……”

没人信他。可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寂静如渊。

陆昭缓步上前,鞠躬,唇边逸出一句几乎听不见的低语:

“你们想删的,早长进空气里了。”

没人记录这句话。

可第二天,十七个街头艺术团自发演奏同一支曲目,视频在网络疯传,标题却是五花八门:“雾中音乐会”“意外水汽奇观”“某乐团疑似设备故障”。

与此同时,秋祭扫日清晨,细雨如织。

萌萌独自穿过荒芜铁轨,来到母亲苏悦最后一次现身的“片刻亭”。

亭基早已风化,唯有地砖缝隙间还嵌着半枚锈蚀的铝饭盒残片。

他蹲下身,将录音笔轻轻埋入地下,低声道:“妈,你说过,声音不会消失,只是换种方式活着。”

雨越下越大。

归途上,他躲进街角公交站shelter,湿发贴额,喘息未定。

忽然,他怔住。

玻璃内侧布满水痕划写的短句——歪斜、断续,却清晰可见:

“饭凉了。”

“今天没堵车。”

“我想你了。”

没有署名,没有日期,像是某种幽灵絮语,漂浮在现实边缘。

他静静看着,胸腔发烫。

良久,他掏出随身小刀,在积水倒影中,一笔一划,轻轻划下三个字:

“我也在。”

雨水顺着刀尖滑落,倒影晃动,字迹消散。

可次日清晨,清洁工擦窗时猛地后退——那些字,原样重现。

一周后,整座城市的公交站、地铁通道、废弃电话亭……凡是有玻璃的地方,都出现了新的留言。

字体各异,墨色不同,有的用口红,有的用炭笔,甚至有人拿指甲一点点刻出来。

内容却惊人一致:

全是未曾说出口的牵挂。

而就在此刻,气象局发布紧急预警:一股超强寒潮即将南下,预计三日内席卷全城。

可没人知道,某些角落的暖气片,已经开始微微发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