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来日可追 “阿嫣,我的阿嫣。”……(2 / 2)
他犹豫一瞬,却因为董嫣的这话笑了开来,“好。”
许都就在颍川郡内,因此郭嘉若是想回家,其实很近。
这一路上,郭嘉和董嫣讲了些他记忆中的爹娘,还有他们家那些,他从未与旁人说过的事情。
郭嘉说起自己的过往时,忍不住想,这样多从未与旁人说过的话,也都这样一桩柱、一件件地同董嫣说了,他心中本来是有道伤疤在那里的,可是和董嫣说起时,他竟觉自己也就不那么介怀了。
郭嘉说,他的父亲是个严肃的人,小时若他读书稍有不用功,便会被父亲责罚。
而母亲从小十分疼爱他,父亲若是责罚他,母亲便处处相护,二人时常会因为意见不同而激烈争吵。
“我娘是颍川徐氏出身,她与我父亲便是家中指婚,可我在家中这些年,并不觉我爹娘感情很好。我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他们也是一对恩爱夫妻。可家中长辈认为,我父亲怎能只有一个儿子?故,即便我父亲并不是个好女色之人,也纳了三房妾室。”
“就是从那是开始,我常听到爹娘的争吵,我一开始以为全是因为我,因为我有时读书会出差错,他们才这样吵,于是我便想,我一定要将书读好,定要让我爹考我时,挑不出一丝差错。”
“可后来我渐渐明白,他们争吵,并非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爹的那几个妾室。”说到这里,郭嘉轻轻笑了笑,“其实我爹这样的身份,被家中长辈塞几个妾室也是常事,只是我娘舍不得刚成婚时的日子,便总借着我这个由头,同我爹争论,争到最后便成了‘我是你的妻子,难道连管我自己的儿子都不成了?你是要让你那几个妾室去管,才称心如意么?’”
董嫣听着他讲这一切,这都是郭嘉先前从未与她讲过的。
董嫣从未经历过、也从未听别人说过这样的事情,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便一直十分恩爱,母亲去世后,父亲也并未再娶。她不能和那时的郭嘉感同身受,却觉得年少时的他经历的这一切,应当很痛。
“我被指婚那一次,是我爹娘吵得最厉害的一次。我不愿娶陈家的女儿,不仅如此,我还干出了那样荒唐的事,这在我爹的眼中,简直就是败坏家族的名声。我爹他指着我娘的鼻子骂,他说,若不是我娘这些年一直纵容,我怎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也许是我娘也觉得我做得太过分了,也许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娘她累了,不想再和我爹吵了,自那之后,我娘待我,便也是淡淡的。”
郭嘉还说,他离开家之前不久,母亲又生了一个弟弟。他本是爹娘唯一的儿子,家中其他子女,都是父亲的妾室所出,只是自他拒婚后不久,母亲似乎也想试着将自己的心放到旁的地方去,郭嘉便又有了个弟弟。
他轻飘飘道:“这样也好,于父亲而言,家中没有嫡子,总是不合适的。”
董嫣听着,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她总觉得他是个洒脱无拘的人,鲜少在意世俗之事,就连拒了与陈家的婚事,应当也是因为他渴慕着自由,却未曾想到,竟是爹娘之事,伤他颇深,或许世人眼中见到他的种种风流和潇洒,不过是将所有的伤痛和沉疴,都藏在了风轻云淡之下。
她伸出手,轻轻复上他的手背,指尖轻轻地摩挲着他的。
郭嘉怔了怔,偏头望她,只听董嫣道:“我听你说了这样多,我知你从前一定很辛苦,可我却不知该如何宽慰你。”
郭嘉静静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片刻后,他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低声道:“傻阿嫣,旧事已过去了,如今再去计较这些,岂不无趣?”
董嫣看着他的笑意,自从她认识郭嘉一来,他便一直是这样笑着,想来往事虽在他心里扎了根,但他这颗大树渐渐地枝繁叶茂起来,那原本的根茎有些不大好看,便也没人会在意了。
董嫣道:“你说的是,若无这些旧事,也不会有今日的郭嘉,从前的郭嘉很好,今日的郭嘉,更好。”
她擡眸望他,未等到他的回答,等来的却是他一点一点地凑近她,直到额头轻轻抵上她的。
他的睫毛很近,近得像是要扫进她的眼底,他的呼吸温热而绵长,细细地拂在她的脸颊上。那一刻,四周的风声仿佛都安静下来,只有两人之间的呼吸交融在一起,温热而缓慢,似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缠绵。
她未曾想到郭嘉会有这样的举动,她的心跳得快极了,耳边嗡嗡作响,仿佛连外界的声音都听不清了。
郭嘉轻轻闭了闭眼,似是想将这一刻刻进心里。他的嗓音低低的,带着些许哑意,像是叹息一般,“阿嫣,我的阿嫣。”
他本意是情到浓时随口一唤,可那句“我的阿嫣”落入耳中时,董嫣的心却还是猛地跳了一下,耳根霎时泛起一层淡淡的绯色。
他轻轻唤着她的名字,低语着说:“往后有你,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