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2 / 2)
阮文卓是阮如玉的兄长,武功又极高强,萧景衍见阮文卓怡然自得,丝毫不慌,一时倒也放下心来,有他在,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
“翡翠群飞飞不息,愿在云间长比翼……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1]
筚篥惊芦,雁声四起,西风吹散秋日边梦,琥珀光的帛带荡开半抹草木苍唐,秋日之月渐落,冬日之雪微扬。
萧景衍闻见那支熟悉的曲子,心弦亦为之拨动,不自觉擡眼看向舞台中央。
清风拂面,飞花阵阵,好似从天而降的莹洁碎琼,舞乐署的舞伎们尘香碎步,袅娜生姿,胭脂红的长袖微掩脸容,在琴声起的那一刹那,纻衣翻飞,含睇窈窕,舞伎们如同一朵梅花,霎时盛放,簇在中间的那名女子抱琴而落,她指尖扫过七弦绿绮,拂落白雪红梅。
红梅赋,心上人。
萧景衍凝望着光彩照人的阮如玉,眸中是化不开的脉脉柔情。
长卿,这便是你送我的礼物么……
见者怔怔,闻者落泪。
不止是萧景衍,便是梁帝、贾太后、长公主等人也都听痴看痴了……
琴声的最高境界不是高比巉岩,远比重阿,也不是扬声炫技,变幻弄巧,而是以最平和舒缓的乐章直击人心,叫人情起而不知所往,泪落而不明其所踪。
阮如玉心声琳琅,流泻指尖,她在纷纶乐音织就的漫天飞雪中回忆着二人的点滴过往,那些绵绵情意,缱绻情思尽入柔肠,化作点点相思,一滴干净的泪打在弦上,漾开最后一抹浩渺清韵,她擡袖拭泪,原本还担心自己御前失态,却见众人皆是以袖遮面,哭得哀切。
她的目光落在萧景衍脸上,他的眼眶微红,冲她笑了一笑。
阮如玉亦是一笑。
梁帝擡袖掩面,偏生自己没带帕子,赶紧冲齐寺人招手,齐寺人也是一脸泪痕,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带着哭腔,将帕子奉与梁帝,“陛下。”
贾太后端坐高台,她望着无际无涯的皓日晴空,却在那白云掩映间,看见了自己悲凉的一生,琴声已然止息许久,梁帝的啜泣声响在耳畔,可她却迟迟没能回过神来。
在场之人中,也便只有长公主萧瑶还算端庄,她出身宫闱,在迷叠宫墙之中已经看见过太多的阴谋诡计,所以,她早早看透了男欢女爱的真相,对世间的任何一名男子都不抱有丝毫期待,没有期待,也便自然没有随之而来的喜怒伤悲。
萧瑶听着四下啜泣,不由得环顾一圈,她望着众生百相,一时竟也不知,自己如此坦然,究竟可喜还是可悲,人活一世,不逾百年,太坎坷了未必是好事,可太顺遂了也未必是好事,她的人生恍若潮曦瞭原,那般平坦明亮,也那般寡淡无趣。
萧瑶淡淡一笑,悠悠开口,“这样好的琴声,本公主还是头一回听见,阮姑娘,这杯酒,本公主敬你。”她说着,扬袖饮下杯中酒,酒烈呛喉,她硬逼着自己挤出了两滴眼泪。
萧瑶心说,原来这就是落泪的滋味啊……
阮如玉屈膝,“谢殿下金口赞誉。”
梁帝缓了半晌,终于好转了一些,他撂下广袖,凝睇低语,“朕从未听过这样的琴声,阮如玉,此曲可有名字?”
“回陛下,有名字。”阮如玉坚定擡t眼,“此曲名唤《红梅赋》,其词乃是先太子所作。”
此言一出,众人都不觉变了脸色,窃窃私语道,“先太子……居然是先太子所作……”
齐寺人咳了一声,“肃静!”
萧景衍心中一惊,他不明白阮如玉为何要提自己的名字,她难道不知道这是梁帝心里的一大忌讳吗?
他这么想着,不由得向她看了过去,却见她目光灼灼,毫无惧色。
萧瑶看见梁帝喜怒莫测,神情几变,不禁替阮如玉捏了把汗,赶紧起身道,“皇兄,瑶儿觉得不论这首曲词是谁所作,都是我大梁极难得的一件瑰宝,阮姑娘为其谱曲,方才更是倾力而奏,感天动地,人神共泣,这样的一支曲子不应被埋没。”
贾太后尚在出神,因此并不作声。
梁帝默了默,颔首道,“瑶儿所言有理,阮如玉,你今日献此曲,有功,当赏,说罢,你想要什么,朕都会遂你的意的。”
萧景衍悬着的心缓缓放下,他原以为阮如玉会直接说自己想入中书省,毕竟入朝为官是她一直以来的夙愿,却不料她恭声回道,“陛下,臣只愿陛下给臣一盏茶的时间,听臣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