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二更)(2 / 2)
刚才不还好好的?自己没惹他,那肯定就是萧弘玄了。
这个念头刚迸出,好巧不巧,萧弘玄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两个人开始了无声的对话。
“你惹的?”
“那肯定不是了,是你。”
陈夕苑:“......”
她觉得萧弘玄在胡说,再搭理就是浪费时间,目光当即撤回。
交流戛然而止,萧弘玄心间忽然迸出了一股浊气。无论如何也是宣泄不了。只能憋在心口,久了,心口有微弱痛感传来。
他不禁有点忿忿:泷若人,简直毫无幽默感。
*
闹腾始终幅度微小,并未显于众,自然也不会拖怠进度。
这一回,最先响应胡燃冬的是蒋长盈,俊脸因笑生光,语调亦柔和。虽说谈的是假设,但他能让人感受到诚意,
“我蒋家有的,大殿下都有,再珍贵在殿下眼里可能都不值得说道。但长盈此次来,满怀着诚意,实不愿止步于此。”
短暂停顿了会儿,他明白地道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蒋家在东边有几处矿脉,我们从未取用过。”
“未来,我蒋家会继续封存,逢天灾方开。所得一切,全部用于救济东部受灾的民众。”
柔和,并不等同于没有野心。魏韵知如此,蒋长盈亦如此。只是这两人之间,又有不同。蒋长盈,他的一部分是贴着地面的,他有心机,但他的共情力并未泯灭。
经这一番话,蒋长盈的野心裹于温柔显露于外。
他知道陈元初需要什么,而“此番需要”是陈元初登顶皇权后才有资格去思量的。眼下,他还不能碰。
追及深层次的意义,是蒋家站队了,蒋家信陈元初能重回东宫乃至登顶皇权,并且无惧于让人知道。
蒋家的支持,对哪个当权者来说或许谈不上不可或缺,但珍贵是绝对的。
是以他的话落,久未开口的陈元初都笑道,“长盈的诚意,本殿看到了。”
旋即,将话题从他身上带来,
“怀宁,你来罢。”
陈元初未见多欣喜,目光也未在蒋长盈身上停留。他早已习惯在人前藏起情绪,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因为他的情绪所向,特别是欢喜的,容易被人惦记。
蒋长盈生于长于门阀世家,他自然是懂陈元初的。他没说什么,循着他的话,目光投落于身侧的张怀宁。
张怀宁也不磨叽,“大殿下应当知晓我只是个工具,代表我家老爷子的工具。”
一顿哄笑。
姚寒江随后接下话茬:“那张家那么多人为何偏偏叫你来?还不是因为信任你。你们这帮小的,没一个识好歹的。”
这帮小的里面还包括了谁不言而喻,张怀宁和蒋长盈皆是会心一笑。
陈夕苑没吱声,可那微弯的眉眼正静悄悄泄露出真实的情绪,无疑是开怀的。
萧弘玄短促低笑一声后:“我算是看出来了。”
顾绍卿自是不会搭理他。
萧弘玄也不需要,兀自往下说,“在这个家里你就是那平平无奇不用到绝对不会想到的地窖,水平线以下,毫无地位可言。”
家?
这一字宛若一粒微小的石子落于顾绍卿的心湖之上,散于瞬息,可它撞出的波纹却是久久未能散去。
是什么让萧弘玄有了这样的想法?
他的家族和睦安宁,定是知晓家是怎么样的,他说了,就是吧?
若有似无的异动并未影响张怀宁的后续。同剑圣大人闲话了几句,他回归正题,“我张家在帝都也算有些人脉,只要大殿下有需要,能力范围内的,必定鼎力支持。”
说完,补充了一句,“这是我祖父的意思。”
再一次力证,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工具。
众人又笑了起来。
胡燃冬望向他,“那张三公子觉得你的祖父为什么遣你来西地?我想,他老人家可不缺办差的人。”
张怀宁擡手支颚,认真思忖的模样,片刻后,“许是看重了我为人比较亲和,容易和人沟通。”
“再来,就是这无边的俊俏吧。顶着这长脸办事,总会比旁人顺利些吧。”
不得不说,这张三公子是真的会搞气氛。只要他一开口,这海棠苑必定是笑声连连。也正因为如此,原该是一样同轻松无关的考核,眼下却如闲话家常一般进行着。
陈元初没想过会是这般,但发生了,他也没什么。
只要他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就行。
随着张怀宁话落,就只剩顾萧两人和魏韵知未有作答了。
谁先,都是个问题。
是自然而然出现的犹疑,任谁都无法抑制。
一阵停滞过后,竟是魏韵知主动开口,“若是诸位不介意,韵知先来罢。”
众人自然没意见。
魏韵知微微一笑,随后一只手探入另一边宽袖,从袖袋里掏出了一个木盒。方方正正,尺寸不大,无甚出奇。可若细瞧,便会发觉它的稀罕之处。
盒面,除了底部的其它五个面都覆了花枝。看那样儿,像是牡丹。簇簇华丽,巧夺天工。不仅如此,在此番堪称轻柔的动作下,有牡丹香气从木t盒上传出,仿佛牡丹花绽放,玉笑珠香。
魏韵知未有拖怠,双手拢着木盒站起,不紧不慢地踱到了陈元初面前。
躬身,上呈,“此物,便是魏家的态度。”
陈元初凝着那牡丹花枝,若有所思。片刻后,他道,“魏家的态度本殿知晓了,只可惜,受不得。”
若是他的记忆没有出错,这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支白玉镯,这玉质地同旁的无甚不同,但它天然带香,那香味似极了牡丹。
源头在何处不知,叫什么亦无人得知。魏家这支玉镯可以说是世间绝无仅有的。经历了百年传承,魏家主母的手腕亦或是首饰盒,是它命定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