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耿姨娘病重(1 / 2)
安王什么目的大家心里门清,除了一些想钻营博从龙之功的,倒是没人吃他那套。
日子不咸不淡的过着,安王虽起来了些,可到底太子棋高一筹,他也莫可奈何。
直到嘉隆帝的千秋宴,罢朝一日,开宴庆贺。
这样的场合显然不适合带孩子,更何况常宁还是个说哭就哭的性子,所以即便她和纪明暄离开时他哭的有多可怜,两人都没有心软。
千秋宴说白了也是一个套路,大家献上寿礼,再齐齐恭祝圣上千秋便罢。
不过今日来了三个不速之客——漠北二王子、南蛮六王女和南蛮大王子。
漠北倒也算不得客,毕竟早已归降,此次嘉隆帝不欲大办,故而才只京都众臣携家眷进宫庆贺,外地皆不必为此奔走。
而南蛮……就有意思了。
南蛮早先也是同天裕一般男尊女卑,直到如今的女王上位,女子的地位才随之上升,而这位六王女最得她心,据闻是最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女的人选。
那位大王子,仗着长子的名头,对王位也很是有自己的心思。
宴会至深夜才罢,魏锦与纪明暄回来时常宁已经睡着,两人坐在桌前用夜宵,魏锦便同他说起了南蛮。
“这两位最有可能继位的王子王女,今年一同出席,倒是稀奇。”这两位比太子和安王的关系还不如,能一起出使天裕,确实是难得了。
纪明暄不置可否:“左不过是叫皇伯父定继承人罢了。”
南蛮女王年老,国力衰退,想要以此卖好天裕也不奇怪。
“这怎么选?”魏锦挑眉一笑,“总不能明言看上哪个骨骼清奇,适合继位?”公然干涉他国内政,这不是给人说嘴么?
“……联姻?”
魏锦也想到了这个,摇头一笑:“安王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安王在军方的势力太少,若力有不怠,难免就要借助外力了。
果然,千秋宴过后,南蛮使臣并未急着回去,且没几天就听到了南蛮大王子与淮安侯府二姑娘游船的消息。
安王做的太明显,却也最有效,若这事成了,大王子继位,安王也多了个强有力的助力。
不过还不等太子那边有所反应,嘉隆帝就下了两道很有意思的圣旨——封礼部尚书二公子黄祯为南安伯,赐婚南蛮六王女;封江二姑娘为常平公主,赐婚南蛮大王子。
听到消息的人都直呼好家伙,这是哪位搅的混水?
魏锦倒是得了内幕消息——黄祯是六王女自己看上的,他自己也乐意,所以嘉隆帝乐得成人之美,而江二姑娘……都成全一个了,那也不嫌多一个了,人老了没事干,就爱拉拉红线。
反正他瞧着人家年轻人都乐意的很。
不过还没等大家高兴几天,正带着未婚夫回南蛮的六王女就遇刺了,还是在边境!
人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却是在天裕境内遇险,嘉隆帝高低得给个交代,很快他就下令彻查。
就在种种证据都指向太子妃娘家孟府时,又是两道圣旨横空出世。
——清河曲氏包藏祸心,谋害南蛮王女,意图损害两国邦交,三族内斩首,九族内男子充军,女眷流放。
而第二道就有意思了,安王谋逆犯上,圈禁于京郊别苑,终身不得回京。
安王把自己作死真是一点都不奇怪,左不过就是被查到刺杀六王女的是他的人。
不过清河曲氏……魏锦看了看面色沉静的纪明暄,秦王妃出自曲氏旁支,且血脉亲近,在斩首之列。
察觉到她的视线,纪明暄道:“我没事,母妃在世时,便同曲氏断了来往,她去世后……我便进了宫同皇伯父生活,也未曾与他们来往过。”
那倒是,秦王妃厌恶极了曲氏,怕也是抱着“既拿她博富贵,就叫他们半点沾不得”的想法。
“母妃双亲早已离世多年,她唯一的嫡亲兄长也早逝,只留下了几个庶出弟弟,早便没什么亲缘可将。”
闻言,魏锦放下了心,转而说起了旁的:“清河曲氏枝繁叶茂,根基深厚,安王能收服他们,倒还有几分本事。”
纪明暄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他是不会告诉她,这是江砚之收服的,只是离京前交给安王了而已。
不过安王也是能耐,这才多久,这么好的人脉势力就被他给玩死了,顺带着连他自己都玩完,这样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翌日,纪明暄一早便出门,处理安王留下的烂摊子了。
魏锦正逗着常宁,就听;“不是风寒?怎得就不行了?”耿姨娘风寒请大夫的事她是知道的,当时只是着凉,这些日子一直将养着,怎得就不行了?
她没耽搁,忙叫人拿了牌子去请太医,再叫侍卫快马去直隶找纪明玉。
吩咐完后,她匆匆去了耿姨娘的院子。
一进屋,浓郁的药味就冲入鼻子,魏锦抬手制止想要行礼的丫鬟,站在床边看了一眼,耿姨娘脸颊消瘦,唇色苍白,即便在睡梦里也眉头紧皱,一副愁眉深锁的模样。
太医来的很快,进门见到魏锦,忙行礼道:“微臣见过世子妃——”
“不必多礼,劳烦李太医快些瞧瞧姨娘。”他话还没说完,魏锦就道。
李太医也不多话,在耿姨娘手腕上垫了帕子后,就切起了脉。
半晌后,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魏锦见他如此,便知他也没办法了。
“姨娘只是前些日子受了凉,何以会病的这般重?”
“受凉只是诱因,姨娘心有郁结,忧思过重,这心病最是难医,又恰逢受凉倒下……这是积郁成疾啊。”
魏锦明白了,耿姨娘半生所求都是纪明玉,以前有纪明玉的婚事和以后吊着,她还能撑着一口气,现在纪明玉后半辈子有了依靠,她这口气徒然松了,可不就倒下了?
以前纪明玉在她身边,还能安慰一二,如今……连最亲近的女儿也离开了她,后半辈子也就在这四方院里过活,哪能不孤寂不寂寞呢?
“敢问太医,姨娘现下……”
听懂她未尽之意,李太医低了低头:“这……没了生志,只怕、只怕就这两日了。”
魏锦叹了口气:“还请李太医先开方子罢,姨娘最挂念徐夫人,当也是想见她一面的。”
李太医点头应下,便去写方子了。
此时,耿姨娘半睡半醒间也醒了过来,见到魏锦在,便笑了笑:“世子妃安,妾重病在榻,倒是躲了个懒,不必行礼了。”
不过几句话的,她却有气无力,虚弱至极,饶是魏锦同她不怎么熟悉,也不由有些心酸,往常见到还有着精气神的人,现在却缠绵病榻,连起身都困难。
“咱们不计较这些子虚礼,姨娘安心养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