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的师座林译 > 第232章 风向突变

第232章 风向突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必急于歼灭,慢慢围着打,等约翰牛来接防便是。我们的重心,该回到国内了。这是开罗传来的意思,你应当明白。”

电话这头,黄军长顿时了然:这一场围歼战,恐怕将是他们在缅南的最后一战。他当即肃声答道:“明白,卑职立即安排。”

林译挂断电话,沉默片刻后,果断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命令各部,转为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闫森点燃一支烟,抬眼问道:“风向又变了?”

“我们在这边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林译望向他,“我看,我们之前商量的计划,是时候启动了。”

“我已经以伤病休整为由,把部分队伍拉到了本坎。克钦邦离国境近,语言相通,容易扎根。加上之前收容的溃兵,可以先发展起来。只要你一句话,我随时可以推进。”闫森语气认真。

“好,等上级指示吧。我把烦了留下,这家伙心思活络,立场也摇摆,放在身边反而难办。让他留在这边,既能带兵,又离他父亲近。只要他爹不走,他也不会轻举妄动。”林译拍了拍闫森的肩,语气里带着几分决断。

事实上,在开罗会议上,花旗的真实战略意图已逐渐显现。罗师傅所谋划的,是一盘关乎世界秩序的大棋:他意图构建一个多极化的全球体系,而花旗自身则扮演维护“正义”的领袖角色。当区域性强国无法镇住局面时,将由他出手干预。

若这一计划顺利推进,花旗将得以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他大国的利益。尽管该构想才初现端倪,约翰牛已敏锐察觉到其背后对自身传统地位的威胁。于是,它再次施展一贯伎俩:竭力把水搅浑。

约翰牛之所以不遗余力要求接管缅南反攻行动,正因该地区毗邻阿三,地处交界要冲。控制此地,既可随时为重返东南亚奠定跳板,又能借此为华夏制造持续的战略牵制。

而华夏方面却似乎缺乏长远布局,轻易便作出承诺。其考量多集中于眼前忧虑:如何确保自身的绝对统治地位。所谓中央军,实则仍多具地方色彩,最高领袖也只是名义上的共主。战后各方势力能否真正凝聚,仍是一个未知数。

此刻,他急于解决的核心问题,首推战后权力分配,其次便是如何应对八路军的发展。至于抗战?既已胜券在握,便不再是最紧迫的事务。日寇必败已成定局,民族矛盾正逐渐让位于内部矛盾的酝酿。

他已谋划好一系列策略,自以为大局可稳。关键在于两大难题:桂系与八路。只要将这两股力量妥善处置,他便能高枕无忧,稳坐江山。

在这一战略思路下,辞公正通过持续作战不断收编各路部队,并对远征军的攻势提出“步步为营、不急于求成”的明确要求。

然而,各部队早已对频繁变动的指令习以为常,面对新命令只是坦然接受,部队风气也悄然变味。战火纷飞的关键时刻,竟有不少军官心思不在战场,反而忙着钻营牟利。

尤其是陈副师长,对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刻意纵容。更令人诧异的是,一名身份不明的神秘男子,不仅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交易,还主动深入前线运输物资,有时其效率甚至超过了正规的辎重部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