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混乱的军队管理(2 / 2)
此时,我第五坦克团终于按计划成功穿越两军结合部。此次两部顺利突进,余治居功至伟。他指挥的1A1斯图亚特坦克在阵前横冲直撞,以凌厉的突击为步兵撕开了敌军防线。当然,代价也不小,上级正积极与Stillwell将军沟通,力争尽快补充战损装备。
部队继续向前穿插,锐不可当地楔入两支日军部队之间的缺口,并与驻防于此的花岗联队几乎擦肩而过。
其时,坦克第5团麾下的第24营协同新33师,原计划对厦门前沿山地发起强攻,却在日寇密集反坦克火力的阻击下果断改变战术,转而实施迂回穿插。
这一变,使得花岗联队陷入被动。为免遭我军大部队合围,他们被迫遗弃重武器,仓促向西南方向撤退。
而我坦克第5团则毫不恋战,继续向纵深全速突进,并于当晚一举攻占前沿山地的桥头堡。若再向前推进,将直接威胁厦门整体防务。
至于那支已被击溃、悄然撤离的花岗联队,此刻并无人留意。在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之下,一场局部的胜负,似乎微不足道。
上头对前线敌情并未重视,唐基自然也无从知晓真实状况。他此刻正意气风发地向部下断言,对面那些鬼子不过是乌合之众。
“情报上写得清清楚楚,”他抖了抖手中刚收到的电文,语气笃定,“鬼子部队由闽粤两省的宪兵约八百人、文职军属工员约一千九百人,外加两个中队的守备部队拼凑而成。说穿了,就是一支鱼龙混杂的杂牌军。以我军的实力,拿下这场战斗绰绰有余。”
他说这番话,本是想缓解张立宪紧绷的情绪。然而话音落下,指挥部里只有一片沉默。张立宪依旧眉头深锁,目光沉郁地落在作战地图上,并未接话。
唐基不会知道,张立宪心中早已无力抱怨:这根本不像一支准备就绪的部队。大战迫在眉睫,师长直到此刻才拿到敌军的基本资料;后勤补给几乎毫无准备,若不是战事将起,唐基根本不会过问弹药储备。事实上,他连打一场仗需要消耗多少弹药都毫无概念,又谈何准备?
夜深了,指挥部的灯火依然通明。张立宪伏在案前,一遍遍推演着推进所需的兵力与弹药基数。唐基起夜时,远远望见那顶仍在黑暗中摇曳着人影的帐篷,只瞥了一眼,便不以为意地转身走开。
第二天清晨,天光未透,自千岛之国完成轰炸任务的航空大队返航途中,在前沿阵地上空零星投下十来枚炸弹,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爆炸声在山谷间沉闷地回荡,像是一场大战的潦草序曲。
唐基站在指挥所前,闻声立即下令炮兵进行一轮齐射。炮火撕裂晨雾,部队正式展开攻击。
张立宪决定采取多梯队、大编制小部队的分段突袭战术,避免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他将主力分为六个加强连,每个连均配属60毫米迫击炮、“巴祖卡”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形成能够独立攻坚的合成战斗群。
“不要一波压上,”他低声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梯次投入,保持压力。”
他自己亲率预备队坐镇后方,机炮连的81毫米迫击炮已架设完毕,随时准备提供纵深火力支援。一切就绪,只待炮火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