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海外军团(2 / 2)
廖军长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位上将的豁达姿态,心里却泛起一种奇异的熟悉感。这般手腕,这般应对,将曾经的失败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敌军谋划周密”,抬高了对手的同时,不露痕迹地保全了自己的颜面,再以一句“只要胜利”展现魄力与胸怀。短短几句话,就举重若轻地化解了所有尴尬。
他不由得暗自感叹:这些身居高位者的处事之道,究竟是从哪里修炼来的?阿瑟将军刚刚的种种,在他看来既熟悉又陌生,好像在什么人身上见过一样。
次日的作战会议上,当林译与廖军长将反复推敲后的吕宋岛登陆方案呈现在众将校面前时,在场明眼人都看了出来。这几乎是三年前东瀛攻占吕宋岛作战计划的翻版。
根据该方案,盟军主攻部队第一军和第十四军将在林加延湾进行大规模登陆;同时,以少量精锐部队在苏比克湾西北海岸及马尼拉湾南侧的纳苏格布海岸实施伴攻与牵制登陆,旨在迅速封锁巴坦半岛与科雷吉多尔岛,切断日寇退路与增援。最终,部队将从马尼拉的后方与南翼发起闪电般的钳形攻势,一举夺取这座核心城市。
计划一出,台下众多参谋虽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纷纷点头,这确实是当前局势下的最优解。
其实这个思路在许多人心中都盘旋过,但他们更佩服的,是这两位华夏军官敢于将它当众提出来的勇气。
一时间,会议室里那种无形的压力仿佛骤然减轻,既然有人挺身而出承担了提出“敏感方案”的责任,后续的细节补充与论证便顺利了许多。毕竟,看看此次集结的阵容,想打输都难!
这确实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登陆作战力量。为护卫此次登陆,盟军集结了包括花旗第七舰队、第三舰队及荷澳联合舰艇在内的庞大舰艇,共计八百五十余艘!舰船密密麻麻地铺陈在海平线上,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钢铁舰影,场面极为壮观。
仅第一波登陆部队,就投入了两个军、六个整师,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其中包括花旗三个师七万余人、澳新联军一个师近三万人、英印联军一个师三万人,以及华夏的一个整编师两万余人。
对这支远赴海外的华夏整编师,山城方面可谓倾力支持,大开绿灯。只要林译和廖军长开口,无论点名要谁,一律优先调配。两人也毫不客气,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亲信骨干尽数调来,编入队伍。
为何如此操作?原因再现实不过,当花旗优厚待遇的消息传开,那些战地观摩团的军长、师长们,竟都争着要来当个营长、连长。名义上是“出国观摩、实战镀金”,实则谁都清楚:这层金,不仅镀在履历上,更实实在在地落在口袋里。
花旗提供的高额战时津贴,对这群军官而言,堪称天文数字。每月五百美元基础津贴,外加百分之二十的战场补助,像林译这样已获颁勋章的战功者,六十岁后还能每月领取二百美元的终身津贴。
“就这待遇,让我当个大头兵都心甘情愿!”私下里,有人这样感慨。要知道,即便普通士兵每月也能拿到几十美元,若按黑市汇率换成法币,便是好几万元。更关键的是,法币时常贬值、流通困难,而美元是哪里都认的硬通货。
真金白银到位,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华夏士兵们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与战斗意志!异国的气候、迥异的饮食都不再是困扰,至于战场危险,既穿了这身军装,又何曾真正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