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夺下高地(1 / 2)
自东瀛开始兴起军国主义,他们在其颁布的所有军事条例、守则与训令中,始终将“进攻至上”奉为圭臬,反复加以强调。
因东瀛本土战略资源极度匮乏,根本无力支撑长期消耗战,其军事思想的核心便定格为:寄望于倾尽全力的雷霆攻势,达成“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效果,进而夺取最终胜利。
故而,“进攻”二字早已深植每一名日寇军官的骨髓,成为其不可动摇的作战信条。即便是眼下的岛屿防御战,他们依旧坚信防御只是进攻的铺垫,是为后续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几乎所有防御工事的构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一切建设为了便于进攻。
林译早已洞悉这一点,这与南天门战场的小鬼子打法如出一辙。以眼下这点兵力想要守住阵地,唯一的办法便是龙文章与孟烦了侦查到的那套战术:不设一防、二防、三防的层层布防,而是将兵力全数投入战场,依托交通壕实现快速机动。
换句话说,如今坑道内潜藏的鬼子,比地面作战的兵力还要多一倍以上!他们在幽暗的坑道中蓄势待发,一旦花旗陆军进攻被压制,便会立刻冲出坑道,对敌人实施包夹围歼。
“立刻加强攻势!你们地面打得越猛,坑道里的弟兄们越容易得手!”林译一把攥住无线步话机的话筒,声音因急切而带着沙哑的嘶吼。
这帮花旗士兵实在太过松散,林译按捺不住心头的焦躁。他太清楚坑道里的凶险了。小鬼子身材矮小,其挖掘的坑道本就狭窄逼仄,对身形高大的花旗士兵而言,更是只能弯腰驼背行动,严重影响其战斗能力。
幽暗的坑道内死寂一片,漆黑的环境放大了每一丝声响。难以施展开的花旗士兵几乎不可能没有动静,此时便会被警觉的鬼子轻易察觉。届时,只需一颗手雷滚过,便能造成惨重伤亡。
因此,地面部队必须全力进攻,而且要打得狠、打得猛!唯有地面的炮火与枪声掩盖住坑道内的动静,才能让地下的战士们安心执行作战计划,稳步向前推进。
林译一番解释,两名团长当即恍然大悟,对着步话机厉声喝道:“openfire!”
话音刚落,阵地上瞬间炮火轰鸣,迫击炮呼啸着砸向敌方阵地,轻重机枪的嘶吼交形成密集火力网。士兵随即展开试探性进攻,他们打的极为谨慎,却恰好为地下作战的同伴掩盖了动静。
坑道里的士兵们严格遵照军官指令,bAR自动步枪持续压制,手雷接二连三地掷出,待硝烟散尽便端起冲锋枪开路,稳步向前推进。
然而,地下小鬼子的突然袭击依旧防不胜防。有时是过早暴露了行踪,有时是冲锋不够果敢,更因坑道地形本就利于鬼子藏匿,士兵们时常反遭对方火力压制,陷入被动。
但无论地面战场如何胶着,地上地下的攻势始终相互支撑、彼此成就。随着地下部队的稳步推进,地面进攻部队明显感觉到压力减轻,进攻的势头也愈发顺畅。
鬼子的防御战术师承高卢鸡陆军,其核心是在防御区域构建以分散火力支撑点为基础的防线,再以小股部队依托这些火力点展开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