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遍地都是企业家(1 / 2)
新零食的畅销让罗毅总算放下了心,他当初辞职后来想想其实是有些冲动甚至有点后悔的,但辞都辞了,好马不吃回头草,总不能再舔着脸回去吧。
好在祝容没有让他失望,虽然他股份不多,但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年底分红肯定少不了。
当然,他也得管好厂子里的人,这方面他有经验却也不能大意,新工厂容易暴露出问题,可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耽误了生产。
就在罗毅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时,祝容来找他了,说了助学基金的事情。
单说基金是什么罗毅不明白,但经过祝容解释之后,也知道了这是个什么东西。
“这是我最近想出的一个项目,钱叔叔那边我还没过去,如果你同意,我再去问他。”
“这个项目看起来似乎是让公司亏钱,但从长远来看其实是有好处的。”
“你看,食品厂要想发展的好,除了咱们的东西好吃,名声和口碑也非常重要。”
“我是农村的,村子里有很多聪明、在学习上有天赋却因为家里没钱辍学的小孩,挺可怜的,但对于咱们工厂的利润来说,那点学费其实算不了多少。”
“这件事做好,不仅能帮助他们,还能让人们记住咱们三味,提到三味都能说上一句好。”
“现在经商的人那么多,能拿出一部分利润帮助别人、帮助这个社会的工厂在咱们县里咱们肯定是独一份,这是为县里争光的事情,上了报纸宣传这件事肯定会带上咱们工厂的名字,到时候说不定就是免费的宣传。”
祝容后面这个只是猜测,现在号召搞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他们享受到了这样的政策,当然也应该力所能及的回报社会。
这样正面的典型县里不可能不报道,说不定市里还会报道呢。
到时三味肯定会大出风头,顺带大家也会喜欢他们的东西。
“百分之一的利润……不行,我看要不然这样,我们干脆这样做,告诉他们每花费一块钱买咱们三味的东西,就代表往基金里捐献了一分钱。”
这样更能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也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是在一起做善事,更有责任感和参与感。
就算以后市场上出现了同类的零食,说不定也会因此先考虑买他们的。
罗毅见祝容说的很是兴奋,知道她非常看好这个立项。
他呢?从道德上来说,觉得也是件好事。
况且他占的股份是最少的,要说谁最后出的钱多,还是祝容和钱百万。
“这点小事其实你决定就行,不用跟我商量。”
“那不行,你也是第三大股东,对于公司的管理安排有知情权,虽然我的股份多,也不应该越过你个钱叔叔私自决定,有重大事情的时候咱们也能一起投票表决。”
祝容如此尊重他的意见,罗毅挺高兴的,最后在这件事情上点了头,但他纯属觉得就是以公司的名义做好事的,至于别的什么能登报啊、被人们记住之类的,倒是感觉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