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校霸(1 / 2)
其实祝容是有个误区,她把后世对企业家的定义搬到现在来了。
虽然校长有吹捧的因素在里面,但以三味目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家这个名头是迟早的事。
既然要合作,祝容便跟校长详细讨论了他们这个基金挑选学生的规则。
“我们目前只资助咱们县里一中和二中的学生,每年总共是三个,至于最后名额给谁,是按照报给我们的学生情况来定的。”
所以最后这个名额可能今年给县一中三个、也可能给县二中三个,这都说不好的。
听到这里,老校长面露难色,似乎有话要说。
“您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这个基金以前也没人尝试,如果哪里有毛病我们再讨论。”
老校长笑着推了推眼镜,还有点不好意思。
“三个名额是不多,当然我没有别的意思,别说三个,能帮到一个学生也是好的,只是跟二中分的话,二中那边……我觉得你们这样分配不太好,如果能直接把基金留在我们学校当然最好了。”
学校之间也有竞争,为了成绩、升学率什么的,如果基金直接落户一中,那以后招生、口碑什么的,他们肯定就要比二中强。
这也是老校长的一点私心。
“这样虽然看起来似乎能多帮助一些学生,但名额不均的话,可能会让两个学校的学生之间本来就个别有矛盾的地方矛盾激化。而且您可以对比下我们两个学校考上大学和大专的成绩,每年一中都要比二中超出很多。也就是说在我们这里价值最大最有用。”
听着校长的话,许知夏笑了笑,她能听懂这里面的争斗,以及老校长的用意。
但……
“校长,我制定这样的规则也有我的考量,你们学校之间的关系如何不是我这个做工厂的商人能考虑的。有的学生初中不开窍或者不好好学习,根本考不上一中,但到了高中发奋学习,成绩进步,在二中也能考上重点大学。我这样设置规则就是为了这一部分人。”
“再说考大学原本就不是校内这几百人竞争,而是去跟全国高考生竞争,我想并没有因为是一中学生就能加上两分的规则吧?”
这个提议祝容是不会同意的,说到底她这个是资助贫困学生,虽然是对成绩有要求,但年级排名前二分之一并不算过分。
到时候挑选的话,还是会在成绩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情况来,两者相辅相承。
“还有,比如学生A今年经过审核确实符合我们的资助条件,他也获得了我们的资助,到了第二年,他依然需要跟其他人一起重新申报,也就是说这个名额是以一年为期。”
“如果一年之后学习成绩跌出名次限制,或者家里的情况得到改善,也许就不会得到下一次的资助。我们的意思是尽量把这些钱给最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