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1965,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 第431章 神秘的一封信

第431章 神秘的一封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旧约已毁”指的是郑秋实网络的覆灭;“新契当立”意味着新的敌特网络正在组建或已经存在!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是在暗示新的行动将从细微不起眼的地方开始?

“关注新来的播种者”——“播种者”?

是指即将以某种名义来到广元镇的新人?他会带来“春天的消息”?

春天在敌特的暗语里,往往指代新的计划或指令!

这封信,既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试探,更是一个新的阴谋开始的信号!

林军立刻将情况通过秘密渠道汇报给了山鹰。

山鹰的回馈很快,语气极其严肃:“我们截获和破译的先生组织残存通讯也显示,有一个代号‘园丁’的新指挥者已经接管了本地网络,正在启用新的休眠特务和联络通道。对方非常狡猾,通讯方式多变且极其隐蔽。这封密信,很可能就是园丁在测试新的联络方式,并试图接触或误导可能存在的自己人。林军同志,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也很关键。敌人可能误以为你是他们未被发现的潜伏者,也可能是在设局试探你的反应。”

“我建议你将计就计。”

山鹰沉吟片刻后说道,“暂时不要打草惊蛇。留意镇子上新来的、任何身份可疑的人员,特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地质调查等名义相关的人。看看这个播种者到底是谁,会带来什么样的春天消息。我们会在外围全力配合你,进行监控和支援。”

一场新的、更加隐秘的暗战,再次拉开了序幕。林军知道,他必须扮演好广元镇镇长这个角色,不能有丝毫破绽。

几天后,县里果然下发了一个通知:为支援广元镇等山区乡镇的农业生产,省农科院将派遣一支农业技术推广小组前来驻点指导,重点推广新型良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小组由一名资深技术员带队,不日即将抵达。

通知看起来合情合理,毫无破绽。

推广小组到达的那天,镇公所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会。

带队的技术员名叫吴启明,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言谈举止斯文有礼,对农业技术问题对答如流,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埋头技术的知识分子。

但林军在和他握手时,敏锐地感觉到,对方虎口处有不易察觉的老茧——那是长期握枪或者使用工具留下的痕迹,绝非一个单纯拿笔杆子和锄头的人该有的。

而且,吴启明的眼神在镜片后过于平静,甚至有些冷漠,缺乏技术人员常有的那种对土地和作物的热忱。

欢迎会后,吴启明主动找到林军,递上一份详细的推广计划书,语气诚恳:“林镇长,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工作计划,还需要您多多支持。我们打算先在几个生产队搞试点,尤其是您之前大力发展的林家寨生产队,基础好,群众觉悟高,最适合推广新品种。”

他特意提到了林家寨!

林军的心中警铃大作。

林家寨是他的根基,也是他最在意的地方。

敌人选择从这里开始,用意歹毒!

“吴技术员太客气了,这是好事,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林军面上笑容热情,心中冷笑。

接下来的几天,吴启明和他的小组工作似乎非常投入,整天泡在田间地头,测量土壤,记录数据,和农民们讲解新技术,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积极。

但林军和暗中监视的便衣队员都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异常:吴启明对地形地貌,尤其是那些偏僻、难以行走的沟壑丘陵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农业调查的范围;他经常以采集土壤样本为由,独自一人离开很长时间;他偶尔会与镇上供销社的一个老会计偶遇聊天,而那个老会计,经过秘密调查,发现其有一段在敌占区大商户做账房先生的历史疑点。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个吴启明,极有可能就是那个播种者!

他的农业推广是幌子,真实目的很可能是利用工作便利,勘察地形,寻找先生组织未能带走的、隐藏在广元山某处的备用物资或秘密联络点,甚至可能是在评估重启“矿石”走私路线的可能性!

“春天的消息”迟迟没有传来,但吴启明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在广元镇悄然布下了他的网。

林军同样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对方迟早会露出马脚。

他加强了与林家寨民兵队的联系,以防范山火和野兽的名义,组织了几次巡山演练,实则暗中监控吴启明小组的异常动向。

胡玉则利用记者身份,多次采访农业推广小组,与吴启明交谈,试图从技术对话中找到破绽,但吴启明应对得滴水不漏。

暗中的较量,在阳光下的广元镇无声地进行着。

这天傍晚,吴启明又一次独自采集样本归来,比平时晚了许久,裤腿上沾满了泥点,神色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却又隐隐有一丝兴奋。

他回到临时宿舍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整理标本或写工作日志,而是早早熄了灯。

负责监视的便衣队员立刻将情况报告给了林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