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首映礼,极致的美感(2 / 2)
相比于靠身材吸引注意力的江一燕,刘亦妃打扮就显得庄重多了。
如果将整个红毯完整看完,就会发现咖位稍微次一点的明星都会显得都十分张扬,希望通过好身材来博眼球,但是顶流明星都会选择庄重的礼服,她们的目的是靠实力走进好莱坞,不是靠卖肉。
更何况今天出现的都是好莱坞中的顶级天龙人,他们玩过的女明星太多太多,不会因为漏的多就带进好莱坞。
礼服大胆的人也很好理解,毕竟这是为数不多能艳压大牌明星的机会。
最好的例子就是刘亦妃和江一燕。
刘亦妃身着一袭修身拖地长裙,裙身主体为深沉而高贵的宝蓝色,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泽,面料上绣制着细腻繁复的银色花纹,随着刘亦妃的一举一动,光线在花纹间跳跃,更添梦幻之感,却又不过分张扬。
方领设计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她优美的锁骨线条,既不失端庄,又在细节处流露出一丝精致的性感。
肩部的薄纱披肩轻柔垂落,如云雾般缥缈,为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柔和,却也没有掩盖住她由内而外散发的大气。
刘亦妃的发型简约而不失精致,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整齐地挽起,几缕碎发自然垂落在脸颊两侧,恰到好处地修饰了脸型,既凸显出她的温婉气质,又带着几分随性与洒脱。
头顶佩戴的小巧钻石发饰,低调地闪烁着光芒,为她增添了一抹高贵气息,却又不会过于夺目。
妆容方面,刘亦妃选择了清新淡雅的风格,唇色则选用了低调而显气质的豆沙色,既凸显出她的优雅大方,又与整体妆容相得益彰。
在此次的红毯上,刘亦妃以她庄重而不失优雅的形象,在各种风格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最终版的《四大名捕》时长两小时二十一分钟,为了能让在场的人能好好观看电影,苏君删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首映礼的主持人是谢南,她的主持功力非常强,一个人就能控制住场面,时不时的还会cue一下台下的人。
在苏君的授意下,谢南特意提到几次诺兰。
来都来了,必须要留下一些东西。
类似的事情并不是个例,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内,只要参加电影首映礼,就有配合表演的义务。
首映礼正式开场在下午四点半,不到五点半的时候就进入到了电影放映环节。
《四大名捕》的首映礼不缺热度,更不缺看点,所以没有必要认为制造出看上去就很尬的热点,苏君有轻微的尴尬癌。
诺兰对《四大名捕》中的叙事部分无感,他理解不了什么叫侠义,也不懂中式传承,所以他前半部分表现得漫不经心。
但是在观看一段打斗场景时,诺兰突然坐直了身体,不眨眼的盯着屏幕上的画面。
此时的大屏幕上,正是苏君最满意的一个片段,也是最烧钱的片段。
短短四分钟不到,花了将近三百万。
画面上,一位黑衣少女静静端坐在轮椅之上,宛如一朵绽放在黑暗深渊的神秘之花,周身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气息。
少女一袭纯黑长袍,如墨般的色泽仿佛能吞噬周遭所有的光线。长袍的材质轻柔顺滑,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如同夜的涟漪。
领口处,精致的银色丝线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花纹,为纯粹的黑色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韵味,衣袖宽大,自然垂落,随着少女的动作微微摆动。
少女的头发如黑色的瀑布般肆意披散在身后,闪烁着细腻的光泽,当敌人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袭来,那些发丝像是有了生命一般,在风中肆意飞舞,与她清冷的气质形成了奇妙的反差,更添几分不羁与洒脱。
少女的肌肤白皙如玉,在黑色衣袍与发丝的映衬下,显得愈发晶莹剔透,仿若能散发柔和的微光,脸庞线条柔美却又透着清冷的坚毅,眼眸宛如寒夜中的深潭,幽深不见底,高挺的鼻梁下,是淡粉色的薄唇,此刻正微微抿起,更突显她的清冷与疏离。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少女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与慌乱,依旧是那般波澜不惊,清冷得如同千年不化的冰川。就在敌人的攻击即将触及她的瞬间,她发出一声轻叱,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几分冷冽。
“金钟罩”
刹那间,风云变色,原本暗沉的天空中突然绽放出一道夺目的金光。
只见一口浑圆透明的金色巨钟,裹挟着无尽的威严与神圣气息,从天而降。
巨钟由纯粹的精神力凝聚而成,上面镌刻着繁复精美的花纹,那些花纹蜿蜒曲折,交织成一幅幅神秘的图案。
仔细看去时,其间还夹杂着一些梵文佛经,散发着宏大光明的气息,每一个字符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金色巨钟稳稳地将少女笼罩在内,与她周身散发的清冷气息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对比。
黑色的衣服、黑色的头发、白皙如玉的肌肤,在金色巨钟的光芒映照下,三种色彩相互交织、碰撞,绽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黑色的深邃神秘、白色的纯净无暇、金色的辉煌灿烂,彼此交融,却又界限分明,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却又比画卷多了几分灵动与生气。
少女在巨钟的庇护下,静静地端坐着在轮椅上,眼神清冷,发丝在风中飞舞,偶尔拂过她的脸颊,与那金色的光芒相互缠绕,美得让人窒息。
这一刻画面中,时间仿佛静止。
少女与金色巨钟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震撼人心的画面,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一种将清冷与宏大、黑暗与光明、柔弱与强大完美融合的极致美学。
随着片段结束,苏君能感受到诺兰的身体没有放松,反而是低下头陷入沉思。
苏君的嘴角微微勾起,这段画面不是陈嘉上主导的,而是找张艺谋和他手下帮忙完成的,那个时候他和张艺谋正处于暧昧期。
这段画面结合了好几个顶级美术师的想法,张艺谋全程出谋划策,再加上苏君的超前眼光,才成就了整部片子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