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临时城隍爷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加上他已经拿到的苏州城隍印和江城城隍印,不不多不少,刚刚是二十三个。运足仙力向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分布神念探去,却见其地界上空弥漫着怪异之气,神念却去进不去了。

斟酌一下,原来那边分别有各自的宗教门派把管,天宫势力却是早就被驱逐了。

陈煌伫立在半空里暗自冷笑一声,在华夏之地,还有外来神仙势力看来日后少不得做过几场了,不过目前还不是时候,暂时放任他们逍遥吧

收了一溜城隍官印,就飞回江城城隍府内,一众阴神还在等待陈煌,忽然看见老爷回来,头顶上如同叠罗汉,立着二十三个城隍印,仔细一看,均是各省城隍印。

顿时个个大喜起来,都知道升官的时候到了。陈煌看见他们的喜色,哪里还有不知道的呢于是哈哈大笑,对着判官唐德吩咐道:“你速速传我指令,让江城下属的这几个县城城隍前来。”

说完,一口气点出十七个县城城隍之名,这十七个县城城隍都是他从缅人处接回的华夏远征军战魂,刚正不阿,办事不错人等。

判官唐德领命而去,到得中午时分,这些县城城隍全部到齐了。

陈煌除了自己的江城城隍印留下外,其余二十二个城隍省城城隍印一溜的摆在桌面上。斩钉截铁的说道:“各位辛劳多日,现如今天道奖励,众位且收了吧”

说完将手一指,那二十二个省城城隍印一个接一个飞到众人头上,各自自然择主后,落入手中。还余下五个没有择主。

这十七个县城城隍只把那大印一收,就明白自己升官了。顿时欢天喜地,升官么谁能不喜欢

对于阴神来说,升官就意味着更高层次的修炼功法,和更多获得功德的机会。交出了县城城隍印后,各自纷纷领命而去,履行自己的省府城隍职务了。

看官或许惊讶,这样一来他们岂不是和陈煌同级了么此话不然,他们是受的陈煌之令而为省城城隍的,目前陈煌是到了天宫,述职过的,属于正式省城城隍,又在鸿钧道祖哪里得到了指令,此时他来任命这十七省城城隍,他们少不得依然要服从陈煌的命令了。

看着判官唐德等文曹的热切眼神,他是知道,想人办事就不能少好处,于是又是大笑一声,先将那些平日里办事比较不错的鬼衙役任命为下属县城城隍。

又将跟随他日久的几个鬼魂,任命为另外五省省城城隍。至于那些省城下属的县城,

陈煌暂时就没有放权给他们,城隍官印上他已经是动了手脚的。只待日后寻到合适的人选,他直接任命。

任命完毕后,陈煌就下达了第一道指令,命他们在各自管辖地界寻找适合做鬼兵的战魂,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在抗击外虏入侵之中牺牲的华夏英魂。

。。。。。。。。。

三个月后,河北省省城城隍来报,他管辖地界内发现一批万余华夏英魂,因为他们立国时间稍短,国灭之后,无人超度,至今滞留在人间界已经一千七百年之久了。

陈煌大喜,千年战魂那是何等牛逼,连忙问道在哪里,河北省城隍不敢隐瞒,连忙将地址报上。

于是选了个夜里三更时分,陈煌就带着河北省城隍及自己手下的鬼魂衙役,及少数妖兵前往邺城地界。

是夜,邺城郊区。

阴气浓郁,陈煌放眼探去,河北省城隍所说的地点,阴风阵阵,阴森森中还带着无边煞气。

陈煌一喜,这等宝地修炼出来的鬼兵实力是很厉害的,至于说可不可以收服得了,他却是丝毫不担心,以一个金仙后期修为的仙人,又是天宫正式的江城城隍,兼带临时华夏城隍王的职位,收服万余鬼兵,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乱子出。

说来可笑,三界中压根就没有什么临时华夏城隍王这个说法,那还是在紫霄宫内,道祖交代他一些事宜后,他硬是要来的这么一个职位,不过是个虚的,名义上的称号罢了。

不过有大义就好办事啊,干什么,总得师出有名嘛

陈煌一声呼啸,地下顿时冒出阵阵黑气,逐渐越来越盛,到最后出来黑压压一片军魂,陈煌观去,均是膀阔腰圆,杀气腾腾,面目几乎已经凝实起来,都是清一色黄色人种,汉人装扮。

黑雾中,一员大将,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朱龙马,驰出喝道:“何方人士,敢来挠虎须”

这些军魂的底细,河北省城隍早就打探明白,告诉了陈煌

于是陈煌大声说道:“冉闵天王可好”

那大将惊讶一声:“你认识我”

陈煌呵呵一下,却是对着那员大将恭敬的行礼道:“天王威名,华夏千百年来传闻,我身为华夏城隍之王,自然是清楚的”

来人正是五胡乱华时期,颁发了杀胡令的冉闵天王。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

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

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华夏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诏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华夏族人免于重蹈他人覆辙。

他骑朱龙马,左手使双刃长矛,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每战冲锋在前,杀敌数百人。

如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

等载:凶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

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双刃矛也称两刃矛,“两头施刃”,锋利快捷,最为冉闵常用。

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

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