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哦”宁采臣接过李公甫藏赃物似的藏于怀中的书,问道,“何人所送”

“叔舅,是牢中的诸葛卧龙,此人极有学问,又与叔舅同坐一监。否则我怎敢把书带出来。”

至此宁采臣也才知道他竟然叫诸葛卧龙。不过自从他来这世界,同名同姓的见多了。会说话的癞蛤蟆,会做表情的蛇,就连仙人都见过了。一个诸葛卧龙并不会让他太过惊讶。

“公甫,以你看来,这人有放出来的希望吗”

虽然不会惊讶,但是既然在牢中说过要助他脱困,就没有言而无信的道理。只是一来出狱事情太多,二也没什么门路,他才没有动作。

“叔舅,这人是钦犯,除非大赦天下,否则不是这么好出来的。”李公甫为难道。

见他为难,又刚刚得知这捕快的权力似乎比不上现代的警察,宁采臣也就没有再坚持。

回到屋中,打开诸葛卧龙相赠的书,竟然是本科考指南,不仅有如何科考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还把这朝堂上的大人们分析了一遍。

哪个喜词藻华丽,哪个是奇文共赏,哪个又是四平八稳,中庸之道

这样的书是绝对不能给人看的。没有人喜欢自己被别人分析得这么透彻,哪怕是为了科考也不行。这事一旦泄露出去,就不是中不中的问题,而是要防着这些大人物会不会对付自己的问题。

宁采臣把它藏好,便专心温书。连书都没读好,考试的事还远着呢。

古人有云:开卷有益。

由于有黄庭内景经之助,读起古文来分外流畅。

不过字祖的黄庭内景经只这功用吗一本翻译

那真是太小看它了。

凡是宁采臣打开阅读的书籍,字与字之间,只要为正道,便有正气为黄庭内景经所吸走,并传回到宁采臣体内。大有万水归流之势。

如果统计一下,就会发现,这被人翻得越多,里面正道越多的书籍,带出的正气越多。

而像地方志之类的杂书,上面却没有,或极少有正气传来。

宁采臣不管这些,他只是读着,就像原宁采臣那样,似乎读了无数遍似的,越读越能品出这个中三味。

在他品书的日子里,黄明又来了几次,他的字还是那样,太重。

想来是幼时家贫,以硬书法习文,落下的病根。改不了了。

宁采臣想了一下,找到鹅毛,干脆就教他硬笔书法。

在现代,这毛笔字写得好的,这硬笔书法就没有差的。

没想到这黄先生毛笔字写得不咋样,这硬笔书法却是触类旁通,写得一手好字。

以他这手硬笔书法,考进士举人也许困难,但是秀才应该可以蒙混过去。如果再遇上一个喜字的考官,那么应该也能得个不错的名次。

黄明千恩万谢走了,宁采臣也迎来了跨马游街的一天。

李公甫这日早早捎来了红绸,就连马匹身上也缠上了红绸。

唯一可惜的是,只是秀才及第,是穿不得这探花服的,只是一身儒裳,身披红花红绸。李公甫抢了这牵马的活计。

人家是甥舅,别人也没法跟他抢。而且听他说县令有意在老捕头退后,提他为新的捕头。

这一下,这李公甫便名符其实了,将成为李捕头。

对此宁采臣没有表现得多么兴奋,因为这捕头一职早晚是他的,这书上有写,与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他当上了县尉,那倒可能是自己的功劳。

对啊县尉。

这倒提醒了宁采臣,毕竟这是白蛇传的世界,会水漫金山的。

大水一发,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白蛇这样的千年蛇精,以及法海这样一心除妖的高僧。以历史的必然来说,有没有许仙,他们都会打起来。

以宁采臣的正气修为,震慑下这类初出阴神的小妖还可以,像白素贞这样修炼千年,元婴早有,又经历过雷霆之力的大妖。他恐怕是力有未逮。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那两个冤鬼,只是有了神职,本身并没有阴神化阳神,他都消灭不了。

而雷霆之力就是最好的阴神转阳的存在。以白素贞的修为,应是早已转阳。

电视上还演过这白蛇元神出窍,化作观音,有佛光隐现。这应该就是她化形时偷吃的佛门仙丹之功了。

佛门仙丹以佛舍利为原料,吞服之后,自然会有佛光佛法。她能元神变作观音,也就不出奇了。

只是这样一来,显然也就增加了宁采臣插手的难度。与其让这白蛇与法海老和尚,这对冤家对头不打起来。还不如让李公甫当上县尉,积极组织民众救济水难,来得更加现实一些。

“叔舅,叔舅,我们到了。”

正想着,这游行已经开始,前八后四,有衙役举牌,上书院试二名等字。

两人抬钗,边走边打。

并有燃放炮仗者,起步、路口、城隍、神庙,全要燃放,以告天地三界四方神灵。

宁采臣虽未着探花服,但此次行为为县令施行,四方认可。已是实至名归。

只见宁采臣全身正气皆出,扫于四方,鬼神僻易。

城隍庙中,城隍大为恼火。“一小小秀才,竟然如此嚣张,正气四溢,不加限制,令得我等鬼神都出行不得。”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17章、官运

更新时间:201261411:04:39本章字数:3682

“大兄何必气恼这正气虽难得,却还伤不得你我在此,不过是看在纯阳真人份上。否则光是打伤鬼神一项,便足以缉拿于他。”

“杨弟所言有理。他那正气不过克制阴神罢了,只要你我不阴神出窍,单以肉身,便一掌拍死于他。”

“哈哈正是如此,饮酒,饮酒。”

城隍庙中正端坐二人。有酒有肉,全为信徒供奉。

左右二人,左首一人身着官服,秃顶,长了个。

右首一人身着黑袍,国字大脸,满是皱纹,看不出岁数。

这二人,一为此处城隍,一为上古妖树所化。来历非凡,此处先按下不表。

宁采臣跨马游街,不仅市民争相观望,小姐小娘们眉目有情,就连黄老先生竟也率领自己学堂的学子前来祝贺。

显然,宁采臣教他硬笔书法,无以回报,这才率众弟子来,以壮威势。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不是至交好友,又或别有目的者。这别人出风头,是多有不来者。如果文人跨马游街,却无文人相贺,这是很煞风景的。

黄明为报恩,亲自率队,再加上许仙带去那帖字诗。轻易间,他便在这宋朝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