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 2)
“那姐姐,对我们也害吗”
“这倒没有听说。”
一听只是克制鬼物,青衣女子没心没肺的笑了。“咯咯,竟然是专克你们的,你们今后可要小心了。”
白衣女子摇摇头,对青衣女子的顽劣不知说什么好。想了一下,说:“走,我们回山。”
“姐姐,不找了”
五鬼也说道:“白娘娘,不要担心我们兄弟,今后我等小心些就是了。”
“不。”白衣女子摇头说,“今年没有找到,显然是无缘了。明年我们去苏州寻找。”
她竟然要改换地方,这可是大事。显然在这杭州城中,她感应到了什么。再加上五鬼的遭遇,她这才打定了离开的主意。
一主一仆,套上马车,施施然,她们离开了这杭州城。
只是钱大县令府上传来了震天怒吼。“是谁是哪个贼偷竟然偷了我的命根钱”
“老爷,那这儒士宴还办不办”师爷问道。
“办还办个屁没见本老爷遭偷了,都穷死了。还不去把捕头给我找来。”
“是,老爷。”自有人去找捕头。
捕头来了,钱县令大发雷霆,狠狠削了一番。“这个贼人你务必给本老爷抓来,否则你的捕头也就别干了。”
“是,老爷。”
捕头去了,待到钱义神情舒缓。师爷才说:“可是老爷,学生听说这没学府大人也会来。”
“什么你确实”
“确实。”
学府虽然同样是学官,却是府里的学官,掌管一府教化,这面子还是要给的。“好吧那就办吧”
“是,老爷。”
师爷正想退下,却听他又说:“你这么积极筹办儒士宴,想必某个书生与你不少钱财吧”
“不,老爷,我没有”
县令手一摆说:“我不管你收多少,老爷我都不能比你少。”然后又想想道,“对了,这次儒士宴的钱货就由你出了。”
想了想,再没有什么遗夫的,钱县令这才志得意满地迈着官步走了。
师爷却欲哭无泪,心想:我收点好处,容易吗我。这事情干了,却要分给老爷一半,真真是天高一丈。不行,这钱不能由我出,我得找茅公子商量。
看着雪下得不长,但是第二天,天放大晴,太阳出山,漫漫山野,尽皆披上了素妆。未脱落的树叶上,有若包裹着糖霜似的,分外喜人。
一望无垠,视线无阻。无论看多少次,宁采臣这抬头只能看到尺寸的现代人,是怎么也不会厌烦的。天地,蓝白相见
咦一人影匆匆而来,骑着匹马,急匆匆,马蹄飞奔,惹起一地银龙。
“王兄,急匆匆,所为何来”
来的是王复,看他风尘仆仆,显是赶了一路。
王复翻身下马,急急道:“宁兄,不好了。我打听到这茅士学请来了学府大人,放言要革了你的功名。”
宁采臣皱下眉,却又舒展开。虽然这学府是府城学官,拥有革除秀才功名的权力,但是真要这么做却并不容易。这秀才毕竟已是朝庭记录在案的士人阶级,又岂是一个学官一句话说革就革的。
“即使是学府大人,恐怕也不能随意革除他人功名吧”
王复说:“茅士学说你无有文才,只是一时侥幸才得了这二名。到时他必让你难堪。”
无论这茅士学是怎么猜到的,宁采臣不得不说一句,这“孙子”猜的真他娘的准
不过这时自已可慌不得,微微笑道:“只为这事王兄也太小题大作了吧”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23章、赴宴
更新时间:201261411:04:42本章字数:3809
王复说:“我知王兄文采斐然,一首正气歌道出了王兄的文采,但是这姓茅的来头可不简单,他爹是宫中御医。就怕他玩阴的,而学府大人又偏袒于他。”
御医虽然官职不显,但是却是能接触达官贵人的要职。更何况这是人便没有不生病的,恐怕没人会不想交好于御医,毕竟他们可算得上天下最的的大夫了。
宁采臣却夷然不惧,畅笑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吾心中早有定计。”
正说着,便有李公仆赶来,说是邀请宁采臣参加儒士宴。
儒士宴并不是在城里举行,而是在城外。
以前宁采臣是不知道一个御医的面子有多大,但是到了地才知道还真不能小觑了这古代的医生。
不但这杭州城的士子来了,就连邻县也有人来。
稍一数数,便不下三百余人,年纪有大有小,大的己经头发斑白,小的则只有十二三岁模样。这些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童生,有秀才,有乡绅,甚至还有几个举子。
除了县里的读书人,竟然连府城官府也派人参加这儒士宴。
各色车马排出去两里地。
一个御医,比起封疆大吏竟也毫不逊色。
这里是牧马山,山水相连,江南之地难得的牧马养马之地。虽名为山,但连绵十余里都是些低矮的小山丘,正和养马。
只是宋朝马政时起时废,这江南养马地也少有养马的,好好一个草场,竟建了偌大的一片庄园。
庄园中不种五谷,多是桃李杏等果树,以及菊兰牡丹等各色花卉。
庄园外碧水环绕,若是到了春暖花开时,水乡湖泊点点,鹭鸶飞回,沙鸥起舞,端的是江南好风景。
就是雪景之下,也是不俗。独钓寒江雪。
怪人得后来南宋会在此建都。
不过在现在,有人说,这里是蔡京丞相的庄园。至于是与不是,就不是下面的人可以知道的了。
只是这里离杭州城不到二十里地,坐船小半个时辰就到,山下是条宽阔的官道。能够在这么处风水宝地起宅院,主家必定既富且贵。毕竟这地已不是有钱便可置办的起的。
也不知这茅士学花费了多大的代价,这才借来了这处宅院。
不过他的声势搞得再大也没用。宁采臣已经是打定了主意,进去后,我是酒照喝,曲照听,其他照例不管。别人拿我也没有奈何。总不能就因为我不开口说话,便革了我的功名吧
这是宁采臣第一次在古代参加如此规模的聚会,再加上此处风景极美,抱定“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他,自然不忙着进去,就着这美景,坐于凉亭观赏起来。
正在这时,一阵嬉笑声从凉亭下面的树木丛中传来,低头看去,是两个十六七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