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看到宁采臣认真的样,法海苦苦思索。天地无有恒远存在者,三族乱世,妖族立天庭

这些,修真问佛者都知道。至于神佛会不会也步其后尘,他不知道,大劫之中,他更不知道。

宁采臣见法海无话可答,立即加把劲道:“妖也是有神智,有感情的。留下好妖,感染更多的妖,不也是普渡众生吗”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法海一定会斥其为妖孽,但是由于先前对宁采臣的误会。人皇的想法,他却不能不听,不得不想。

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每一尊人皇都有其使命。

使命之下,他不得不多想。

“蜘蛛精,这次贫僧便饶过于你,但你也要跟随这凡人。一旦你妖性暴露,贫僧必然把你打入阿鼻地狱”

“多谢法师,多谢法师”蜘蛛精叩首谢恩。“我必然会保护公周全。”

法海点点头离开了。“人皇”的话,他不得不想,可是这话又与他理念不同。

听了,也只是因为人皇的身份。

“难道我收妖真的收错了”法海有所动摇,但是动摇不等于改变。

佛家讲悟,一日不悟,他也只是动摇。为此他问了佛祖,可是他不悟,佛也不会告知于他。

更何况谁对谁错,也要看其所站的角度。世上本无绝对的对与错。

那蜘蛛精在法海离去后,并没有偷跑,而是真的乖乖变小,爬入那剑鞘之中。

宁采臣回到家中,其母已经清醒过来。那只旱魃虽然不知逃到什么他方去了,但是法海都下了山了,已无须他去操心。

那法海或许修行未久,但绝对有罗汉的法力。虽然不知他为何仍未证正果,但是法相之力,这绝对是天仙、罗汉会有的威能。

有他们在,宁采臣也能更好地做自己的事情。

为官。

今日对那旱魃,他已知道自己的不足,没了浩然正气的奇效,他显得十分无力。

做官好,除了可以报答宁母,更重要的是,他可以代表了。

官字两个口,虽无金口玉言,却也可以出口成宪,落印为律。

如果为官,有的是律言律法,他也不必强自代表,弄得自己一身伤了。

好在那旱魃已经受伤,威能不在,当能消停一段时日了。

宁采臣在家养了一天的伤,也是关注宁母的中暑。

宁母的暑气是小事,天不再热了,吃些解热去暑的汤水,也便全好了。

宁采臣却重得多。他虽已不死,但是以凡人之身强制代表人皇人族,反噬之大,远超他的想像。

一线生机之下,命可保住,但免不了伤了肝肺,中气不足,总是咳嗽。

第二天起来,依然没停。

只是他却不能在家养病,因为这季考还没有考完,他还有策问,诗词要考。

宁采臣既然有了这做官的念头,他自然要凭真本事在考,不在抄了。

其实这也无关什么“真假”本事,而关乎他记住过多少经典。

一直抄下去,对名望倒是助益极大。但若抄光了,又或写光了自己记住的题材。科考时再考同样的题,不就抓瞎了

所以他觉得他应该像原宁采臣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认准目标,奋力一搏。

卷三:白蛇第89章、反思

更新时间:201261411:05:26本章字数:3412

回到考场,李翰林他们还是对宁采臣津津乐道。

也是,他们这类官员,平日里难得出彩。好容易抓住了一个,又适逢太后大寿,这彩出的也就更重了。

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以致于李翰林都患得患失起来。“宁采臣县试、府试、院试的卷我都看过了,可惜都不出众。”

“宁采臣的ォ华无庸置疑,可这科举场上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刚ォ他那手双管齐下确实惊人,可因为急着赶稿,仓促而就,没有仔细斟酌,怕是未必能写出好文章了。哎,本官到有些替他担心。”县学学官忍不住有些忧心忡忡。作为地方学官,自己手下的士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人ォ,他这个学官也是面上有光后期ォ加入这点,选择性忘记。

可是这宁采臣又与一般士不同,就是他科考发挥不好。这点却是最要命的。

ォ再有光,也是比不上一个高中名额的。

“不然。”卫学政放下笔,神情激扬:“刚ォ本官已经看过宁采臣的两张卷,本官别的长处没有,就一双眼睛好得很。他那两篇文章,怎么说了只一个好字了得。依我看来,这季考的头名不,是整个府的头名可以定下来了。”

“这么好”县学学官张大嘴,这可打破了以往宁采臣的惯例。

“恩,我念给你们听听。”卫学政哈哈大笑,面带得色,一清嗓,就要将先前他看得卷背出来。其中,未必没有炫耀自己过目不忘的心思。

这个时候,李翰林突然一声咳嗽:“卫大人慎言,国家自有制度,不可妄语。”

制度是一方面,但这是季考,又哪里管的那么严实。

不过也正因为不严实,李翰林ォ不让他念。官家为什么让从考题中选奇文妙句为的还不是惊喜,没人听过。如果只是为了沉旧的句,从前朝选岂不快得多。

卫学政心中一惊,立即明白过来。他虽不在朝堂,但是这次的庄重,他是懂的。而士们的好句,只要定下来,便立即会传唱出去。这距离太后寿诞可还有不少日哩。

“李大人说的是,下官紧记。”

李翰林见他明白,自然也不会追着不放,而是说道:“既然审大人看过吴节的卷,为了公平起见,第一场的卷,大人回避一下嫌,就不阅卷了。”

卫学政点头:“本应如此,不过,本官可以和你们打赌,宁采臣定能拿这个第一。”

李翰林缓缓道:“就不同卫大人打这个赌了,宁采臣的卷,就算糊住名字,也能被人一眼看出来。进士科一甲的卷,放在院试考场上,恰如那鹤立于鸡群之中。”

两个正副主考同时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倒减淡了他们的冲突。

季考第一场已经结束,卷也都交了上去。

下一道题目会在明天凌晨时发下来,考生们可以休息一晚上,养精蓄锐。

虽说是季考,但是却极少有人学宁采臣交卷出去,而家中得了只言片语的士就更加不会出去了。

宋朝虽有词文并重之称,但是毕竟是第一场考,再加上那些平日里的风云人物这次不仅没有提前交卷,既然连交卷后,也没有出考舍。因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