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2 / 2)
“人御剑,万物莫挡,剑配人,百坚能摧”
宁采臣尽一切可能为他阐述着剑、人、道三者的定义。
这些道理是夏侯剑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有些甚至连理解都很难。但是听上去,却非常有道理。“宁相公,可有人达到剑道至高境界”
“有。”这是重要的。
宁采臣回忆着说道:“有一剑道名为剑神。此人名唤西门吹雪,剑道已是一种接近神的境界,因为他已无情。西门吹雪的神韵,不在于他闪电般的拔剑,出剑;而在于收回长剑时,剑锋上滑落的那一串血花。所以,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那些总想追上他的人永远也达不到他的境界,因为当他们吹落剑上的血花时,只感到了胜利的喜悦与兴奋,但西门吹雪,他眼中闪过的却是难以名状的无奈与哀伤,他早已经脱离于这个俗世。”
“西门吹雪是寂寞的人,他的剑是杀人的剑,他说“我的剑不是用来看的,当你一剑刺入他们的咽喉,眼看着雪花在你剑下绽开,你若能看得见那一瞬间的灿烂辉煌,就会知道那种美是绝没有任何事能比得上的。”
“这就是西门吹雪的美学。只因他竟真的将杀人当作一件神圣而美丽的事,他已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件事,只有杀人时,他才是真正活着,别的时候,他不过是在等而已。”
“七岁学剑,七年有成,至今未逢敌手。踏入江湖前,西门以痴迷入剑道剑,乃凶器也。处身于江湖中,求证剑道,不可避免双手血腥。西门能不为己杀人、不为钱财杀人、不为仇恨杀人,只为得证剑道而杀人,已初窥得剑道门径。踏入江湖后,西门以尊敬入剑道,诚心正意,乃剑之精义所在。”
“初西门吹雪练剑时,入忘我之境,诚于剑,乃有成。心诚非一昔之力,斗转星移,十数年未曾改变,方为心诚。后西门吹雪入江湖,杀人之前必斋戒沐浴,是为诚于剑;所杀之人皆该杀,决不滥杀无辜,是为诚于人。独诚于剑,不过能入剑道而已;诚于人,方能得证大道。”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这就是剑神西门吹雪的剑道”
一口气说完,宁采臣悠然神往。曾几何时,他只是个读梦者,现在他却成了造梦者。
“哇这还是人这是神了。”不知何时,这院内充满了听书者。
古代娱乐本就不多,而一本好书更是娱乐之重。
这话是从宁采臣口中说出来的,没人会不信。他们都以为这人是真实存在的。
许仙更是个大粉丝,搬来凳子,自己坐下来听。
看到这一切,宁采臣并没有什么法不传六耳。如果这真能衍化不同的人道,他倒不介意让更多的人听到。
后世之人,因核而和平。那么如果真能衍化出来,以武留华夏一线生机,未尝不可。
“其二,自然为剑魔。剑魔独孤求败,此人一生可用四剑形容。第一柄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第二柄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第三柄玄铁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什么样的人能无敌于天下什么样的剑能于江湖独孤求败就是这样的人,独孤求败就有这样的剑”
“剑冢里,千言转成空,万般且余恨:余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这就是独孤求败,剑中之魔,以好剑入魔道。”这又是一个让人佩服的人物。真希望他们能从纸中活到现实中。
一场大瘟,并不只病倒平民百姓,白氏药馆中多有江湖豪客在:“如此人物,怎么世间好似从未所闻”
好似
江湖豪客们实在是太客气了。
宁采臣微微一笑道:“天下之大,不知几万万里也我大宋只居之一角。”
宋不比他朝,繁茂的海贸之下,也扩大了国民的眼界。
“哦,原来如此。”出海之人,自然知道天下之大。几万里航行,不过是到了天竺等国罢了,再往西,还有无数国在。
宁采臣接着道:“其三是为剑圣。剑圣无名,使一手莫名剑法:一剑成名、剑火无名、名动一时、名不经传、名不虚传、莫名其妙、隐姓埋名、悲痛莫名。悟得无上剑道:无形道、无情道、无名道、无我道。万剑归宗,一剑既出,万剑臣服。”
“这就是天剑无名,剑中圣者。”
宁采臣对天剑之道是深为佩服的,特别是现在仙神鬼怪们都限于人道不得出,而一凡人却得窥天道。
人,果然潜力无穷。
宁采臣对人道更有信心了。
激动之下,就连他也几乎忘记自己是在讲故事,还是在述说着事实了。
黄庭内景经记录着他的语言,缓缓而动。一线生机,武中剑道。非三千大道,非遁去如一,是剑道,是人道之剑。养胸中五气,以合人道之剑。
浩然正气,浩然博大,在守;人道之剑,以式入门,以律化形,以人为基,在攻。
“这无名曾以无上剑道破碎虚空,破碎虚空者,以武破天地束缚”
有人问道:“那不是神仙了”
旁边人很生气。“闭嘴你插什么话不想听出去”
那人见激了众怒,惴惴不敢言。
卷四:序战第114章、衍化剑胚
更新时间:201261411:05:54本章字数:4083
“其四为剑佛,顾名思义,实乃无上佛剑。”
“那是一个遥远的时代,是时天下征战,杀伐遍布于他们的土地,人们都处于战火的笼罩下,各国都有着扩展的野心,谁也不在意世间的生灵涂炭。”
“在旷日持久的杀伐中,人们发现,一个和尚总是在各个国家,各个战场出现,他试图以他强大的武技和佛祖的慈悲来阻止一场场的战争。但各国被野心充斥的人们,对他并不在意,因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从不杀人。”
“他手中的剑,是慈悲之剑。可悲的是,和尚为天下生灵祈求了一生,以不杀感化乱世苍生,也没能够阻止天下间的征战。”
“但期盼和平的人们还是记住了他的名字,海藏,海藏和尚。”
“世间很少有人知道,在海藏和尚圆寂之前,突然有所顿悟,创出了不杀剑法留存于世间。与其说那是一部剑法,还不如说那是一部高深的佛典。多少年过去了,人们相信不杀剑法,是天下第一杀剑,但从来也没有人能够领悟。”
“心怀慈悲,为不杀而杀,是为剑佛。”
自西游起,佛门便大行于天下。宁采臣说一个佛剑,众皆戚戚,认为如此大慈悲之人,只有佛门会出现。皆是心有所感,俱是点头称善。
这倒惹怒了小青,如果不是白素贞拦着,她早上前去了。“姐姐,为什么拦着我那书呆胡说八道和尚没有那么善良,我们多少姐妹成了和尚们的魁儡,法力之源”
在白素贞拦着她的功夫,宁采臣又开口了。
说了佛门,自然要捎带上道家。
“这其五,乃天剑。其人众所周知,是为道家大宗师庄周南华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