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64

分节阅读 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点宁采臣也知道:“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夏侯剑没有多说什么。

宁采臣静静守着油灯。

这夜的杭州是热闹的,处处可见谈论的人群。

以往,高谈阔论是读书人的专利。这一夜众多贩夫走卒,武夫力者们加入了进来。

外面的热闹,到了第二天,带来了一场新的购书狂潮。

宋朝有多少兵丁

有说百万,有说二百万,或更多。

这还仅仅是军伍,加上武者,再加上他们背后的家人朋友,其必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纵观历史来看,军人的社会低下时,往往就是国家军事薄弱时。

在这种时候,人们反而愈发渴望高强的武力。现实中没有,就在小说故事中寻找。

能不能激起这股,就看能不能找到激发点,能不能激发出来了

这一夜,宁采臣他们做的很成功。

真人版电影,不仅刺激了他们的,其神秘感更是在后世都没人做到的。

无数人寻找着当时的大侠,更多的人冲进书局,冲进任何一处卖书处。因为无法理解,因为看到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只是听,听他人说

听来的,不如看来的。这些听过之后的人,自然便成了潜在的读者群。

这也是宋朝富裕,当所有书商都死盯着那一撮文人士子时,宋朝更多的人口基数却为人所忘记。从来没人知道,原来贩夫走卒,低贱的军卒们也有那么大的读书欲。

卷四:序战第132章、不考

更新时间:20126208:49:17本章字数:4001

其实所有人都有娱乐的,读书也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而在古代,在这个时代,却恰恰是为人所不注意的。

诗词歌赋是很美,但这只是一小撮人的娱乐休闲方式,更多的人是参与不进来的。

一本武侠,虽然有所夸张,但总归是他们懂得的。即使不明白,看了书,也就明白了。

这不像经史子义,没人为你传道授业解惑,根本就明白不了。

文人士子都弄不明白,就更不用说只是初识字的广大百姓了。

宁采臣开辟的不仅仅是武道,更是一条更多人的休闲娱乐之路。

这条道路一开辟出来,便是几乎无穷无尽,吓死人的购买力。就像后世,初开放市场一样。

这样强大的购买力,可是乐坏了崔老板。

就是宁采臣也吓了一跳。深刻感受到了宋人富有,怪不得有西方商人会说宋城的城门关都比他们的国王这要富有。

小说是什么除了娱乐休闲,是几乎无用的。它不比经史典籍,读了也参加不了科考。

会有这么多人买,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而宁采臣更震惊的是他的浩然正气再度涨了,倾刻间便多了六道四寸浩然正气。这是他自己获得的浩然正气,不是黄庭内景经收刮来的。

这突然多出的浩然正气也证实了宁采臣关于浩然正气是人道功德玄黄气的推断。

这是可以理解的。武,本就是冷兵器时代,人族护身生存之术。

推广武,只会大利于人族生存,自然会为人道所酬。若不是宁采臣写出的凤舞九天更多的与这时代武功相符,其受到的奖励也会更多。

一本的成功,不说崔老板的催促,就是宁采臣也知道再接再励。这次的目标更明确,直指军伍。

而既是军伍,又与武沾边的,后世便有一本大唐双龙传,正合适抄下去。

里面不仅有武,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武推高到了仙的地步。一本长生诀拉近了人与仙的差距。

十三娘真的很认真在学习磨墨,她这份认真只会让宁采臣心疼。

“公子,燕捕头两天没回来了。”夏侯剑做出一副无意的样子。

宁采臣知道他实际上是担心的。“你不用太担心了。他可是三路总捕头,追捕犯人拿手的很。一两天不回来,也是正常。你若担心,去衙门打听一下也就是了。”

“哼谁去打听,他若着了毛贼的道,那他也就不配再做我夏侯剑的对手”

夏侯剑很认真,仿佛他说的是真理。

“公子,我去白姑娘那换药了。”

“去吧”武之道,能打听的都打听了,接下来衍化,全是摸索,有他不多,少他不少。更重要的是,让他去问问,打听一下,也好心安。

十三娘歪着脑袋:“宁哥哥,他不是昨儿才敷的药吗”

“嗯。”

“那他现在为什么又去”

宁采臣:“这药换得越勤,好的越快。懂了吗”

“懂了。”十三娘点着脑袋,突然眼珠子一转,说,“原来他是看上了白姐姐,怪不得那么大的剑,他都躲不开。”

噗-

宁采臣若是喝茶,非喷了不可。就是现在他也闪得不清。

“小丫头一个,你懂得什么叫喜欢”

“人家已经不小了,当然懂了。”挺挺堪比大人的胸部,一脸骄傲道:“就像,就像是宁哥哥对白姐姐,就叫喜欢。”

噗-

上次喷出的若是水,这次非喷血不可。

上次是惊,这次是气的。

十三娘继续说:“不过白姐姐已经有许哥哥了,宁哥哥抢许哥哥的娘子。羞-羞-羞羞脸”

刮脸,嘲笑宁采臣,她得意得很。

宁采臣知道她是的故意的。“丫头,快磨墨,不然不给你饭吃”

这是宁采臣的算计,十三娘干活要付工资,即使给的再少,她也有存够盘缠的一天。于是宁采臣开始收她的伙食费了。

以现在看来,十三娘的劳动所得,是绝对不够她的伙食费的,就更不必说什么零食了。

宁采臣用这个来卡她,她气呼呼加重了磨墨的力度。仿佛磨的不是墨,是宁采臣这“小气鬼”似的。

春闱名单下来了,宁采臣果然榜上有名。

“采臣啊这一次你真的不参加”没人会想到宁采臣竟然会放弃这个名额。

科考毕竟是为国抡才大典,并不是说你想考就考的。它需要有人推荐,而随着宋朝的冗官越来越多,这推荐名额也便限制的愈发严了。

宁愿一个都没有。也不会阿猫阿狗的,什么人都能考。

“老师在上。学生今年读书时间日短,以致对今科全无把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