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抢亲不过是些大商与地主老爷们,他们只是要个士绅的门面,反而不会太限制他们有没有其他妻室。但是这一榜二榜就不同了,等一会儿,你看,便知道一榜二榜抢亲的是什么人了”

聂管事哪有这功夫听他卖关子,他还要关注宁采臣呢只得连连催他多说。

卖够了关子,他才又说道:“这抢一榜二榜全是这汴京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大人们。说句不好听的,他们抢了你做女婿是看得起你。三妻四妾就是娶了,也要给我休喽”

这话撞击得聂管事双目放光。对,就是这样。中个二榜就好,只要他让人抢去,老爷的烦恼便没了,而且这样也就不算老爷背弃誓言了。对,就是这样。二榜就好。

背弃誓言总归是不好,即使补偿了宁采取也是一种隐患,这样就好得多了,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聂管事立即吩咐下人们立即找出宁采臣来。

聂家知道宁采臣的情况,知道他连一个僮都没有。这放榜日,他只能自己来看。他们一时没找到,只是人太多罢了。

聂管事哪儿知道宁采臣根本不是常人,他的一切自然不能用常人估量。更何况宁采臣的一切,就是修真者也估量不出。当他这个凡人得到宁采臣的情报时,已经早是过时的情报了。

别的不说,宁采臣身边的三个下人,派出一个就够了。他根本就不用亲自来。比起中举,显然三光神水的吸引力更大。

三榜已经放下很长一段时间了,就是一些高官的绿尼大轿也来到了现场,五大三粗的汉子只等二榜一公布,他们便去抢人。把新贵人往轿中一按,直接抬回家拜堂成亲。喜堂都弄好了。

至于抢错人。

这倒不会,凡是大家族的人,哪个不知道抢亲的事。这一天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子侄出来晃荡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他们也是照抢不误。不怪别的,只怪你自己跑出来晃荡。到时新娘子门,对方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没看这轿吗你是官,我也是官。

同僚一场都是如此,还有比同僚更需要顾虑的存在吗

可是正当各家摩拳擦掌,准备为自家千金招一个好女婿时,但是这二榜,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眼看着这日头即将挂到当空,一些士子甚至打算开溜了。不溜不行,这么大抢亲的阵仗,一顶顶轿子,少说也有二十余顶。

这钱实在是不该省,请个小厮,也就是几个大钱的事。

本也有执事了,绝对要恭喜。恭喜“浊酒あ一杯”成为本第一位执事,与君共贺

卷四:序战第295章、抢亲

更新时间:201281314:18:09本章字数:7238

考到这个份上,没有成亲的士子实在是不多。正所谓成家立业,多数人还是先成家,才有的立业基础。

就是没成亲的,也定了亲。

男人也不全是陈世美。自己妻子跟着自己受苦受累,他们也不是没心没肺,不想回报。只是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回报之路,当他们拿起书本那一天便注定了。

凡是自己来看榜的,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顾家的穷士子,为了省下雇佣小厮的钱,才自己来看的这榜。

这样的男人才是顾家的好男人。既然是顾家的好男人,他们又怎么可能让自己被抢了。

狠狠心咬咬牙,便准备回去,花上几个大钱。

穷士子们本身便是真正的文人力气,再加上受穷,营养不良。这进来好进,出去却是难了。

这怎么办看看连小姐的轿子都来了,不会是小姐指哪个,他们便上去抢哪个吧

有侮斯文,世风日下啊

他们现在才知道这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可怕。什么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都是骗人的。

这人挤人之下,他们现在便是寸步难行。

头上顶着这么个大太阳,又被这么多人挤着,简直就是个三温暖。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是头晕眼花,看什么都是灰éngéng的了。

这第二榜怎么还不发放

士子们是晒得头晕眼花,其他人也开始有了so动。

而这一切的缘由都在这朝代上。赵佶赵官家出关了,嗯也就是从关禁闭的祖庙中出来了。

他是官家,就是关禁闭,也不可能经月的关,只要意思意思知道错了,也就行了。就和那罪己昭一样,还真的不依不饶怎么着

赵佶出了关朝会上一坐。

好了,天子来了,这天子门生呢

“陛下,这三榜已经发下去了这时再加考殿试,恐怕不是那么合适吧”

这里说的殿试是刚才赵佶的提意,在这金殿上再考一场。

这样的要求,众官员哪个会同意。

再加考这么一场,不就天子门生又回来了。那他们这么兴奋半天还有什么意思。

更何况还在这金殿上考。

虽说是有殿试之名,但是又怎么可能真在这金殿上考。这金殿可是他们这些大臣们才能站的地方,这官职小一点都进不来。

所谓殿试也就弄个大殿,考考也就是了。

好容易天赐良机,殿试的节骨眼上,陛下“闭关”了。不趁这机会拉拢政治资本,那才是傻子。

所以大臣们纷纷引经据典,大谈科举是为国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滔滔不绝之下,仿佛赵佶要再主持殿试部分,是件多么天理难容的事,是背弃祖宗的行为,是堵塞天下人才为朝庭效力的行为。

这其中礼部是闹得最欢,口才也最好。

驳得赵佶无话可说,老实说刚刚才谢罪完回来,他实在是不想再进去了。老实说进祖宗祠堂“闭关”的行为,实在不是他这个无女不欢的青楼天子喜欢的。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些天都快闷死他了。再去再去向祖宗谢罪

赵佶不得不做出让步:“那,朕看看朕的士子们可好”

“陛下赐宴于琼苑时,自可见到。”士大夫们却是寸步不让。

为了太后大寿,把进士考提前士大夫们本就有些不满。不过这宋朝科考本就不那么规矩,两级考与三级考,交错进行。

这一次按计划不仅有殿试,更要由官家亲自选拔人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