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118章 虫患暗涌

第118章 虫患暗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能挡一阵是一阵。“苏瑶望着远处山梁的方向,“蝗虫不喜欢艾草的味道,希望能把它们往别处赶。“

接下来的两天,村里气氛格外紧张。每天都有专人守在村口的高地上,时刻观察着赵家沟方向的动静。田里的查虫工作也不敢松懈,反而更加仔细了。

苏瑶几乎没合眼,她不仅要盯着田里的情况,还要安抚村民的情绪。有几个胆小的已经偷偷把家里的粮食藏了起来,生怕今年又要挨饿。

第三天傍晚,派去赵家沟打探的人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让人稍感安心:蝗群已经转向东边去了,暂时不会威胁到向阳村。

村民们这才松了口气,但苏瑶的眉头却依然紧锁。她注意到,虽然蝗灾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田里的二化螟却有了反复的迹象。

“看来光靠人工除卵不够。“她对着记录本上的数据沉思,“得想个彻底的法子。“

这天夜里,她独自一人来到田边。月光下的稻田静谧安宁,只有偶尔传来的蛙声打破寂静。她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着秧苗的长势。

突然,她注意到有几只青蛙正蹲在田边,专注地盯着水面。这个发现让她眼前一亮。

第二天一早,她就让二柱子带人去河边捕捞青蛙和小鱼。“把这些放到田里,“她吩咐道,“青蛙吃虫,小鱼吃蚊蝇,让它们来帮我们守田。“

这个新奇的做法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看着一只只青蛙跳进稻田,在秧苗间安家,大家都觉得稀奇。

“这能行吗?“有人怀疑地问道。

“试试总比不试强。“苏瑶说着,又让人在田边插上些竹竿,给益鸟提供歇脚的地方。

几天后,效果开始显现。田里的飞虫明显少了,新发现的二化螟卵粒也越来越少。更让人惊喜的是,秧苗的长势比之前更好了,叶片油绿发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看来这法子真管用!“二柱子兴奋地报告,“今天只找到三处卵粒,比前几天少了一大半!“

苏瑶这才真正松了口气。她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重焕生机的稻田,心里暗暗盘算:等这茬水稻收完,得好好总结这些土办法,说不定能帮到更多村子。

远处的山梁上,几个模糊的人影若隐若现。苏瑶眯起眼睛看了看,没有作声。她知道,赵家沟的人还在观望。就让他们看吧,她心想,田里的庄稼,从来都是最诚实的。

这时,老周从田埂另一端走来,手里拿着烟袋,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苏瑶,你这以虫治虫的法子,倒是让我想起老辈人说过的话:天地万物,相生相克。“

苏瑶点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些在稻田里跳跃的青蛙身上:“我们总想着用药,却忘了大自然早就给了我们解决的办法。“

夕阳西下,整片稻田被染上一层金红色。苏瑶看着在田里忙碌的村民们,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老周说:“明天开始,安排人在田埂上种些蓖麻和万寿菊。“

“这是为啥?“老周不解。

“蓖麻的气味能驱虫,万寿菊能吸引益虫。“苏瑶解释道,“我们要把这片田打造成一个自己能抵御虫害的生态系统。“

老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可是这些作物生长需要时间,万一在这期间......“

“所以我们还得准备第二道防线。“苏瑶接着说,“我已经让苏婉去收集苦楝树的叶子了。苦楝叶泡水喷洒,既能驱虫又不会伤害庄稼。“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二柱子急匆匆地从村里跑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苏瑶,张教授来信了!“

苏瑶拆开信,快速浏览着。张教授在信中提到,他听说这边闹虫害,特意寄来了一些生物防治的资料,还建议他们可以尝试在田边放置一些性诱剂。

“看来张教授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苏瑶把信递给老周,“他也在推荐生物防治的方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