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 / 2)
13
平行世界书法高级技能分为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分支,请宿主重新选择。
真是雁过拔毛,连书法技能都要分门别类收费?
远顿觉被系统戏耍。
那就兑换行书高级技能。
需消耗一百万点怨气值,确认兑换?
确认!
这项技能正在重塑远的书写本能。
将精妙的笔法刻入肌肉记忆。
刚完成兑换时,远常产生肢体不协调的错觉,稍作调整便能适应。
薛仁耗时一个时辰才备齐所需物品,二人在会议室立即着手准备。
用支架把手机架在对面拍摄。
宽敞的会议桌正好用作拍摄场地,远计划将视频同步发布到各大平台。
薛仁临时担任起专职摄像师。
汉白玉镇纸压住宣纸,远手持墨锭徐徐研磨。
架势要做足,专业范儿必不可少。
墨成,挥毫。
狼毫在宣纸上纵横捭阖,行云流水间锋芒隐现。
远的行书偏重行楷,毕竟要让网友能辨识内容。
《望岳》这首五言诗,他采用横轴竖写的布局。
行书字形错落有致,讲究自然天成,如此排列更显疏朗。
从起笔到收锋,全程不过两分钟,虽非一挥而就,初次尝试难免生涩。
薛仁刚按下停止键,远就冲他眨了眨眼。
远哥,你什么时候偷偷练起书法了?
别以为谁都像你似的,上课就知道睡觉。人总得进步,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这就是为什么我比你强。
要不是远绷着脸,薛仁差点就信了。
得了吧,就你?八成是当初当美术生那会儿开窍了。
不服气?那你来写,臭小子就知道眼红。
薛仁嗤了一声,手机往会议桌上一扔就走。
远纳闷儿:自己这么出色,怎么就没个人拿他当标杆?
暂时没空琢磨这个。他仔细检查薛仁拍的视频——镜头里的自己挥毫泼墨,确实有书法名家的派头。确认没问题后,直接发到抖音和微博,配上文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突然觉得寂寞,即兴赋诗一首。
这位新晋天王不唱歌改吟诗,网友炸了锅:
明星哥从哪儿抄的诗?
百度都搜不到!
求你做个人吧!《诛仙》断更多久了?陆雪琪后来咋样了?
完犊子,看来是真要改行。
青春结束了!
Id涂山居士的网友转发并认真评论:
《望岳》兼具豪迈与浪漫,当咏泰山之作(岱乃泰山别称)。全诗无字而尽显雄浑,方才查得作者竟如此年轻,诗中气象恰与青年壮志完美契合。
华夏能有如此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实乃华夏之幸。
显然,这位涂山居士并不知晓远过往的行径,否则定会耻于与此人为伍。
原本只是一些关注远的人看到了这段视频,经由涂山居士转发后,迅速在华夏古诗文圈引发热议。
“这书法配不上这首诗。”
一位书法界的前辈在涂山居士的朋友圈中叹息评论。
“用行书倒也契合诗意,只是此人终究年轻,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你们这些老家伙未免太苛刻,听说这年轻人不过十八岁!”
一群大佬压根不用微博,直接在涂山居士的微信朋友圈争论起来。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问道:“涂山小朋友,你去微博问问这小伙子还有没有其他诗作,我们这些老头子馋得很。”
涂山居士看到这条评论哭笑不得,自己已年过四十,竟还被称作“小朋友”。
但他不敢多言,提出要求的正是京都大学文学系的老教授,年逾八十,毕生钻研华夏古诗词,在文坛的地位堪比娱乐圈的天王巨星。
涂山居士赶忙给远发了私信,可远发完微博后并未留意,而是拿着画轴去找朱浩。
“学长,麻烦问问伯父,我这书法写得如何。”
朱浩本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远真弄出了一幅书法作品。
“远哥稍等,我拍照发给我爸。”
两人的称呼有些奇特,远称朱浩为学长,而朱浩却一口一个“远哥”。
谁让远的创作才华彻底碾压了他们青霉素乐队呢?达者为先。
几分钟后,朱浩的父亲回了消息。
“远哥,我爸说你这书法只能算中等水平,比不了那些大师。不过考虑到你的年龄、名声,再加上诗是你自己所写,这幅作品还是有收藏价值的。”
“你的意思是,等我成了书法大家,这字就值钱了?”
“这可是稀世珍宝,见证了远大师从稚嫩到巅峰的蜕变!”
“那你父亲愿意出多少收购?”
朱浩挠了挠头,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我再确认下。”
他家底丰厚,平日里没少从老爹那儿捞油水,只要生意稳当,家产几辈子都挥霍不完。
更何况做的是实体产业,连国家都会力保他们不倒。
“我爸开价一百万,但如果还有《望岳》这种水准的诗作,可以加到两百万。”
一旁的霍文希听得心头一震。
两百万对她而言不算什么,连零头都够不上,但眼前这幅字实在称不上佳作。
依她看,即便顶着远的名号,市场价顶多十万。
狂热粉丝或许愿掏一百万,可朱浩父亲真是那种人么?
(
他不过是从涂山居士朋友圈瞥见了学界泰斗们的评价。
花个一两百万,借机请这些大佬聚一聚混个脸熟,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