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 > 第525章 时间线的回归——一念归墟渡尘年

第525章 时间线的回归——一念归墟渡尘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公司核心会议室内,檀香与墨香交织,气氛庄重中透着热烈。长条红木会议桌被擦拭得锃亮,倒映着天花板上暖黄的灯光,桌旁依次落座的,皆是公司(原“相关部门”已完成深度转型,内部早已通用“公司”代称)的高层管理者与核心部门负责人。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深色正装,神情肃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墙面悬挂的巨型投影屏幕。

屏幕上,近半年全国异人事件的统计数据以动态图表的形式清晰呈现:蓝色柱状图代表常规事件,绿色代表低风险事件,而红色标记的高风险事件虽较上一季度下降了17%,但代表响应延迟、资源错配的橙色预警线,仍在多个节点上醒目地凸起,暴露出响应流程中根深蒂固的衔接漏洞。

徐翔坐在会议桌中排靠左的位置,身着一身笔挺的深灰色制服,肩章上的纹路低调却彰显着其核心骨干的身份。经过这些年的打磨,他早已褪去了早年的青涩与局促,身形愈发挺拔如松,眉宇间沉淀出与职位相衬的威严与从容。此刻,他缓缓起身,左手自然垂于身侧,右手握着一份装订整齐的厚厚报告,指尖无意识地轻按着封面的烫金标识,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玉石相击,穿透了会议室的静谧:

“根据近一年的任务复盘与数据追溯,我团队发现当前异人事件响应流程存在三个核心痛点,且已对多起任务造成实质性影响。”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高层,眼神沉稳而笃定,“其一,情报传递层级过多,从基层联络点到区域指挥中心需经过五级周转,导致高风险事件平均响应延迟达28分钟,而这28分钟,往往是决定任务成败、是否造成民众伤亡的关键窗口;其二,跨区域支援协调机制不健全,各区域资源池相对独立,缺乏实时共享与统一调度,去年华东异人暴动事件中,就因华南支援小队的装备与人员调配滞后,导致前期民众受伤人数增加了30%;其三,事后跟进与受害者安置严重脱节,多数任务仅完成核心目标便收尾,忽略了受害者的心理疏导与异术影响善后,近半年来因善后不当引发的次生矛盾占比已达19%。”

话音未落,他抬手轻触桌前的操控面板,投影屏幕瞬间切换到他精心制作的优化方案示意图。示意图以蓝色为主色调,清晰标注出“三级响应中枢”的架构:省级前置情报站如同神经网络的末梢,直接对接乡镇级基层联络点;全国资源调度中心居于核心,如同大脑般实时整合各区域人力、装备、医疗、情报资源;而新增的“异人事件善后组”则如同坚实的后盾,覆盖安置、疏导、调解等多个维度。

“我的建议是,建立‘三级响应中枢’体系,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徐翔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省级设立前置情报站,配备专职情报分析员与快速反应小组,直接对接基层联络点,将情报传递链路缩短至两级,目标响应延迟控制在10分钟内;成立全国统一的资源调度中心,搭建加密实时共享平台,动态更新各区域资源库存与可用状态,实现‘一键调度、精准匹配’;同时增设‘异人事件善后组’,由心理专家、异人权益专员、法务人员组成专项团队,专项负责受害者安置、心理疏导、异术影响消除,以及异人与凡人世界的矛盾调解,从源头规避次生风险。”

这份方案逻辑严密,数据详实,既兼顾了执行效率的提升,又充分考量了人文关怀,恰好戳中了公司当前发展的痛点。徐翔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便响起了低低的讨论声,不少高层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明显的认可。

坐在主位的公司董事长李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赞许:“徐翔这个方案,切中了要害。情报延迟、资源错配确实是我们多年来想解决却未能根治的顽疾,这个‘三级响应中枢’的思路很有创新性,既保留了原有体系的稳定性,又做了针对性的优化升级,可行性很高。”

分管行动部门的张副总监也随即附和,他拿起桌上的笔,指着屏幕上的资源调度中心示意图:“我完全支持这个方案。上次华东地区的异人暴动,我们眼睁睁看着前线小队缺装备、缺支援,却因为跨区域协调流程繁琐而束手无策,那种无力感至今难忘。如果能有统一的资源调度中心,实现实时调配,情况肯定会好很多。”

其他几位高层也纷纷发表意见,或补充细节,或提出疑问,徐翔一一耐心回应,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进一步打消了众人的顾虑。经过短短十五分钟的讨论,会议进入举手表决环节。

“同意徐翔同志提出的‘三级响应中枢’优化方案的,请举手。”李老沉声宣布。

话音刚落,会议桌旁的高层们纷纷举起右手,没有丝毫犹豫。全票通过!

当李老正式宣布方案立项,由徐翔牵头成立专项小组,负责方案的落地推进与后续优化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徐翔微微颔首,向各位高层与同僚致以诚挚的致意,脸上露出了一抹平静而笃定的笑容。这笑容里,没有邀功的自得,只有对方案被认可的欣慰,更有对自己能为公司发展、为异人界秩序贡献力量的坚定。

而就在这一刻,高维层面上,那缕属于罗恩的、跨越了数十年光阴的意念,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动静。

这缕意念无形无质,却如同一位沉默了半个世纪的守望者,从徐翔幼时在破庙稻草堆中奄奄一息开始,便始终悬浮在他的命运轨迹之上,不离不弃。它曾见证过瘟疫肆虐时,那两点翠绿色的生命之露如何在绝境中点亮生机;见证过山林深处,落叶半掩的布袋里,银元如何解了兄妹俩的燃眉之急;见证过深夜梦境中,温和威严的声音如何传授中正平和的法门;见证过荒坡之上,少年为守护妹妹与食物,爆发出第一缕纯粹的炁息;更见证过山涧之畔,徐翔与冯宝宝那丝脆弱却珍贵的信任萌芽如何破土而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