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入职:崭新的“战场”(2 / 2)
接着,杨主任带他们来到了研究所的成果展示厅。这里更像是一个微型的科技馆,以实物、模型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707所自成立以来,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从早期为“两弹一星”配套的基础元器件,到参与“东方红”卫星的研制,再到近年来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承担的关键任务……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一件件凝聚着心血的展品,无声地诉说着这家研究所深厚的底蕴和辉煌的贡献。
杨主任在一幅巨大的北斗卫星系统组网示意图前停住了脚步,神情变得格外严肃和凝重。
“小林,小徐,你们看,”他指着图上那些环绕地球的卫星符号,“这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全力攻坚的‘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老美有GpS,俄罗斯有格洛纳斯,欧洲也在搞伽利略。导航定位权,是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也是国民经济命脉!没有它,我们的导弹打不准,我们的船只飞机容易迷航,我们的金融、电力、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制于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林雪和徐航的心上。
“我们所,承担了北斗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地面运控系统和部分星上载荷的研发任务。技术难度极大,可靠性要求极高,时间节点卡得非常死!”杨主任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还有,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通信卫星,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架构,解决高通量、低时延的难题;在深空探测领域,对探测器的自主导航、轻质化结构材料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他没有空谈情怀,而是清晰地罗列出一个又一个具体而艰巨的技术挑战。这些挑战,关乎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国之大事”。
“我知道,你们在国外,能接触到很前沿的理论,也能拿到很高的薪水。”杨主任的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但我请你们回来,不是让你们来享福的,是让你们来啃硬骨头的!这里,——”他用力跺了跺脚下光洁的地板,目光扫过整个展示厅,“——就是你们的新战场!一个没有硝烟,但同样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战场!”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眼前两位年轻人眼中逐渐燃起的火焰,一字一句地说道:“国家花了大力气培养你们,送你们出去看世界,学本领。现在,是国家最需要你们把这些本领用出来的时候了!这里的设备、经费、平台,都是为了打赢这场科技攻坚战准备的!你们学成的本事,在这里,有大用武之地!”
“新战场”、“国家需要”、“硬骨头”、“大用武之地”……这些词语,如同重鼓,声声敲在林雪和徐航的心坎上。之前飞机上的那些忐忑和疑虑,在杨主任这番结合了实地参观和战略阐述的“入职第一课”面前,仿佛被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刷而去。他们感到浑身血液升温,一种久违的、混合着崇高使命感和强烈求知欲的激情在胸中澎湃。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封闭机构,而是一个目标明确、装备精良、充满紧迫感的创新高地。他们带回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不是屠龙之技,而是破解国家发展瓶颈的钥匙。
“杨主任,我们明白!”林雪挺直了腰板,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们回来,就是为了能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
徐航也重重地点了点头,工程师的务实让他更关注具体问题:“我们一定尽快熟悉情况,争取早日融入团队,发挥作用!”
杨主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儿!具体的工作安排,各研究部的负责人会跟你们详细谈。记住,这里不论资排辈,只看能力和贡献!放手去干!”
走出成果展示厅,重新回到阳光之下,林雪和徐航感觉脚下的土地都变得有些不同。他们不再是旁观者或求职者,而是这支向着科技高峰冲锋的队伍中的一员。崭新的“战场”已经铺开,令人热血沸腾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拥有了先进的设备和宏大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前路一帆风顺。如何与研究所里那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思维方式可能迥异的“本土”同事有效协作,将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道坎。碰撞与融合,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