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 第101章 韦德尔的退却

第101章 韦德尔的退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珠江口外的对峙,在绝望与愤怒中又持续了煎熬的数日。约翰·韦德尔船长如同困在笼中的猛兽,焦躁地在“独角兽号”的船长室里踱步。舰队的处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

补给,是最大的问题。淡水资源早已枯竭,水手们只能定量分配那带着异味、仅能维持最低生存需求的少量存水。食物方面,腌牛肉和硬饼干也所剩无几,试图捕捞海鱼或上岸寻找补给的小艇无一例外都被明军的战船强硬驱离,甚至发生了零星的交火,又有几名水手在箭矢和火绳枪的射击下伤亡。坏血病的早期症状——牙龈肿胀、情绪低落——也开始在营养不良的水手间悄然出现。

更令人窒息的是那无处不在的军事压力。明军水师的战船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它们个体较小,火炮落后,但庞大的数量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包围网。它们并不主动进攻,只是远远地监视着,如同群狼环伺,消耗着英国人的精神和物资。夜间,远处明军营地星星点点的火光和隐约的号角声,更是加剧了这种心理上的压迫感。

韦德尔曾考虑过再次发动进攻,试图强行突破封锁,甚至幻想着能一举攻占某个岸防炮台作为据点。但理智(以及军官们私下的反对)告诉他,这无异于自杀。对方的岸防工事已经加强,水师严阵以待,他的弹药经过上次炮战也已消耗大半,根本无法支撑一场持续的攻击。

安东尼奥通过隐秘渠道传递来的、经过夸张的“明朝即将发动总攻”的消息,虽然最初激起了韦德尔的逆反心理,但随着现实困境的加剧,其威慑效果开始真正显现。他不得不开始思考最坏的可能性:一旦明军动用大量的火攻船(Fireship)——这是任何木质帆船时代的噩梦——或者发动不计代价的人海攻击,他的舰队很可能真的会全军覆没在这里。

荣誉和贪婪,在生存的本能面前,开始褪色。

与此同时,在广州方面,两广总督张镜心虽然态度强硬,决心剿灭“猖獗英夷”,但前线将领们反馈的实际情况也让他不得不权衡。英夷舰炮凶猛,射程远,精度高,强行围攻,即便能胜,己方水师必然损失惨重,虎门炮台也需要时间修复和增强。而且,长期维持大规模水师集结,耗费钱粮甚巨,对于本就财政拮据、北方战事吃紧的明廷来说,也是一个负担。

林弘仲和一些相对务实的官员也一直在暗中奔走,委婉地建议“以威慑促驱逐”,而非一定要“尽数歼灭”,以免自身损伤过大,且彻底与一未知西洋强国结下死仇。他们主张展示绝对武力优势,逼其知难而退。

于是,在一個清晨,明军水师进行了一次精心策划的武力展示。数十艘主力战船(包括一些体型较大的广船和福船)排成严整的战阵,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和号角声,缓缓地向英国舰队逼近。虽然并未进入英舰主炮的最佳射程,但其浩大的声势和决然的姿态,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同时,岸上的炮台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试射,炮弹故意落在英舰前方不远处的海面,警告意味十足。

韦德尔站在船头,用望远镜看着那不断逼近的、如同森林桅杆般的中国舰队,脸色铁青。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最后通牒。对方在告诉他: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吃掉你,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现实的压力和死亡的威胁,终于压垮了韦德尔最后的顽固。他意识到,再坚持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伦敦董事会的野心,东印度的财富梦想,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变得遥不可及。此刻,生存下去,将这支宝贵的舰队尽可能完整地带回去,成了唯一的选择。

“……升起白旗。”他从牙缝里挤出命令,声音沙哑而充满屈辱。

一面白旗在“独角兽号”的主桅杆上缓缓升起(尽管那桅杆也已伤痕累累)。这是请求停战谈判的信号。

明军舰队停止了前进,但依旧保持着包围态势。很快,一艘中国快船驶来,带来了官府的最终条件:无条件立即离开中国海域,不得再有任何挑衅行为。没有任何补偿,没有任何谈判,只有冰冷的、不容置疑的驱逐令。

韦德尔咬碎了牙,但不得不接受。他唯一争取到的是:允许他们在撤离途中,在指定的、有明军监视的偏僻海岸短暂停泊,汲取极其有限的淡水——这几乎是出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考虑。

撤退的命令下达了。英国水手们默默地操作着绞盘和帆缆,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没有欢呼,没有如释重负,只有失败的苦涩和劫后余生的庆幸交织在一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