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清河记 > 第191章 牛背滩渔翁救义士 蛇龙峡智破锁江关

第191章 牛背滩渔翁救义士 蛇龙峡智破锁江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诗曰:

孤臣濒死逢仁善,妙策惊天破险关。

铁血鏖兵清海甸,南疆从此少烽烟。

话说蛇龙峡一战,宋军水师统制鲁大鼋奉西门庆将令,率战船百艘、水师两万,围剿困守海阳的安南大将阮文辉。不曾想却被这蛇龙峡乃三道铁索所阻,三番两次进攻均遭失利,只得与峡口海阳副将李良相持。幸好西门庆抓住战机,在侬智高的协助下攻破升龙,方免了腹背受敌之险。

鲁大鼋本是南方悍将,惯于水战,又在高丽磨砺多年,但接连半月,鲁大鼋试过火攻、水攻、强攻,诸法用尽,非但未能破峡,反而折损了许多水师,气得他整日在帐中摔杯骂娘,却无半分良策。

却说那失踪的赵少海,原是宋军前部先锋韩伟麾下的副将,一月前随韩伟攻打升龙外围据点时,遭遇阮文辉的伏兵,激战之中被流矢射中左肩,又被叛军推入红河。他本是漕帮人,又极谙水性,却因身上铠甲沉重,反倒没被江水冲走,顺着水流漂了数十里,昏死在红河牛背滩的浅滩之上。

牛背滩乃是红河一处回水湾,滩涂广阔,芦苇丛生,住着数十户渔家,其中以上官南最为年长,也最是仗义。这上官南年近六旬,须发半白,却精神矍铄,自幼在红河边长大,水性精湛,熟知江中风浪暗礁,一手捕鱼的绝技在当地无人能及。他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上官虎年方二十,生得虎背熊腰,继承了父亲的水性,勇猛好胜;女儿上官丽秋年方十八,容貌秀丽,肌肤因常年风吹日晒带着健康的蜜色,不仅手脚麻利,能驾船撒网,更兼心思灵巧,遇事颇有主见。

这日清晨,上官南带着儿子上官虎驾着渔船去江中捕鱼,行至浅滩处,忽见芦苇丛中漂浮着一个人影,身上穿着铠甲,染满鲜血。上官南心中一惊,忙令上官虎将渔船划近,两人合力将那人拖上船来。只见此人面如金纸,气息奄奄,左肩箭伤溃烂,已然化脓,若非胸口还有一丝微弱起伏,险些以为是个死人。

“虎儿,快,先给他止血!”上官南经验老道,当即从渔船的夹层中取出常备的金疮药和干净布条,一边吩咐儿子舀来清水擦拭伤口,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箭头拔出。那箭头带着倒钩,拔出来时又带出一片血肉,赵四海疼得闷哼一声,悠悠转醒,却因伤势过重,看了上官南父子一眼,便又昏了过去。

“爹,这人穿着宋军的铠甲,莫不是前些日子在海阳上游打仗的军士?”上官虎看着赵少海身上的衣甲,皱眉说道,“如今蛇龙峡两边打得正凶,咱们救了他,若是被安南兵知道了,怕是要惹祸上身。”

上官南叹了口气,道:“乱世之中,人命关天。他既是军人,想必也是为了平定战乱而来,咱们早年也是宋人,岂能见死不救?再说安南兵平日里欺压渔民,抢鱼夺船,早已天怒人怨,宋军若是能胜,咱们日子也能好过些。快,把船划回岸边,将他抬回家中静养。”

父子二人不敢耽搁,驾着渔船飞速返回岸边,将赵少海抬回了家中。上官丽秋正在家中缝补渔网,见父亲和哥哥抬着一个重伤的宋军回来,虽有些惊慌,却也不敢怠慢,连忙烧了热水,又拿出家中珍藏的草药,帮着父亲清洗包扎伤口。

此后数日,上官丽秋每日精心照料赵少海,为他换药、熬粥、擦洗身体。赵四海伤势虽重,但他本是习武之人,体质强健,又得上官南父女的悉心照料,渐渐好转起来。他心中感念上官南的救命之恩,也对温柔善良、勤劳能干的上官丽秋暗生情愫。只是他重伤在身,又不知宋军战况如何,心中不免焦躁,时常在院中望着蛇龙峡的方向出神。

上官丽秋瞧出他的心思,一日端着汤药走来,轻声道:“赵将军,你伤势尚未痊愈,莫要过于忧思。我爹说了,蛇龙峡的战事已经停了些日子,宋军虽未破峡,但安南兵也不敢轻易出来,你且安心养伤,待身子好些了,再做计较。”

赵少海接过汤药,温声道:“多谢丽秋姑娘关心。只是我身为军人,却在此处苟安,心中实在不安。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这蛇龙峡的铁索,究竟是如何布置的?为何我军数次进攻都未能得手?”

上官丽秋在他身旁坐下,轻声道:“这蛇龙峡的铁索,是阮文辉三个月前便开始打造的。我爹常去峡口捕鱼,故而知晓些内情。那三道铁索,最是坚固,两端都嵌在山壁的巨石里,底下还坠着数十个铁锚,固定在江底的暗礁之上。峡两岸的箭楼里,藏着不少弓箭手,还有滚石檑木,想要硬闯,当真是难如登天。”

正说着,上官南从外面捕鱼回来,听闻赵少海询问铁索之事,便坐下来详细说道:“赵将军有所不知,这蛇龙峡的江底,有三处暗礁群,分别叫‘老龙脊’‘鬼见愁’‘断肠岩’,那铁索的铁锚,便固定在这三处暗礁之上。阮文辉还派了水性极好的兵士,日夜在江边巡逻,每隔三时辰便潜水查验,防备有人破坏铁锚。寻常人若是潜水下去,别说凿毁铁锚,便是靠近,也会被那些兵士察觉。”

赵少海闻言,眉头紧锁:“如此说来,这铁索当真是无懈可击?”

上官南摇了摇头,道:“也不尽然。凡事皆有破绽,那铁索虽坚,却怕火攻;铁锚虽固,却怕凿击。只是江中风急浪大,火攻难以奏效,江底暗哨密布,凿击又难以施行。不过,每月初三、十八这两日,红河会涨大潮,潮水会漫过‘老龙脊’暗礁,江底的暗哨便会暂时撤离,这是唯一的机会。”

赵少海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今日是何日?下次大潮是什么时候?”

上官南掐指一算,道:“今日是十一,下次大潮便是十八,还有七日时间。”

赵少海沉吟道:“七日……若是能在大潮之夜,派水性精湛之人,带着凿子、炸药,潜入江底,凿毁铁锚,再用火攻焚烧铁索,或许便能破了这锁江之险。只是,我军水师之中,怕是少有这般熟悉江底地形的人。”

上官南笑道:“将军若是信得过老夫,老夫愿带着犬子虎儿,还有几个熟悉水性的渔家兄弟,一同前往。我们在红河里泡了一辈子,江底的暗礁、水流,闭着眼睛都能摸得一清二楚,那些安南兵的暗哨,未必能发现我们。”

赵少海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拱手道:“若能得上官老爹相助,破峡有望!少海感激不尽,日后定当报答!”

上官丽秋一旁插话道:“赵将军不必多礼,我爹素来仗义,能为平定战乱出一份力,他心中也高兴。只是江底凶险,你千万莫要声张,待大潮之夜,咱们再悄悄行动。”

赵少海点头应允,心中对上官丽秋的细心更是感激。接下来的几日,赵少海一边养伤,一边与上官南父子商议破峡之策。上官南详细绘制了江底暗礁的分布图,标注出铁锚的位置,又教给赵少海等人潜水的技巧和避开水流的法门。上官丽秋则每日准备干粮、伤药,还特意缝制了几件防水的皮囊,用来装炸药和凿子。

期间,赵少海也曾想过派人给鲁大鼋送信,告知破峡之策,但又怕消息走漏,被阮文辉察觉,只得暂且按捺。好在这几日鲁大鼋虽未再进攻,却每日派小股兵士在峡口附近打探,赵少海便让上官虎趁着捕鱼的机会,悄悄与宋军的探子接上了头,将破峡之密告知了鲁大鼋。

鲁大鼋听闻有渔家愿相助破铁索,起初还有些怀疑,但得知是失踪的赵少海,又听闻上官南对江底地形了如指掌,便半信半疑地答应了。他按照赵少海的吩咐,暗中准备了大量的炸药、煤油、火把等物,又挑选了两百名水性较好的兵士,日夜操练潜水之术,只待大潮之夜行动。

转眼到了十八日,这天夜里,月色朦胧,红河之上波涛汹涌,大潮如期而至。三更时分,上官南带着上官虎和五个渔家兄弟,身着防水衣,背着炸药和凿子,悄悄潜入江中。赵少海伤势已好了大半,也跟着一同前往,鲁大鼋则率领水师战船,在峡口外三里处埋伏,只待铁索断裂的信号。

江底水流湍急,漆黑一片,上官南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带着众人在暗礁之间穿梭。果然如他所言,大潮之下,江边的安南暗哨都已撤离,只有几处固定的岗哨,被上官虎等人悄悄解决。众人各司其职,分别前往“老龙脊”“鬼见愁”“断肠岩”三处暗礁,将炸药固定在铁锚之上,又用凿子奋力凿击铁锚与暗礁连接处的铁链。

赵少海在“老龙脊”暗礁处,与上官南一同凿击铁锚。那铁锚与暗礁相连的铁链极为坚固,凿了许久才凿出一道缺口。就在此时,江面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守将李良放心不下,亲自带着一队兵士在峡口巡查。一名兵士看到江面上有异样的水花,当即大喝一声:“水下有人!”

李良闻言,立刻令兵士向江中射箭,又令手下的水师战船驶近查看。江底的众人见状,心中一惊,上官南急道:“快,点燃炸药,撤退!”

赵少海当机立断,点燃了炸药的引线,众人纷纷向岸边游去。只听“轰隆”几声巨响,三道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江底响起,江水剧烈翻腾,三道铁索应声断裂,悬挂在铁索上的铁铃纷纷坠入江中。两岸崖壁上的守军见状,顿时大乱,纷纷惊呼:“铁索断了!铁索断了!”

鲁大鼋立于旗舰“破浪号”船头,青黑色的战甲上凝结着夜露。当看到爆炸的火光,知道事成,他大手一挥,令旗在空中划出凌厉弧线:“全军出击!直捣峡口!”三十艘战船早已整装待发,船首尽数包上精铁撞角,船舷两侧的士兵各持盾牌,五百名善射锐士弓上弦、刀出鞘,目光如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