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众人想清楚原委之后,心中大震齐齐的睁着大眼,看着貌似无害的郭嘉,都是一副见了鬼似的眼神

谁知郭嘉,竟然是有些赫然、羞涩的表情

“这个其实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啦明王和太尉都有份的”

众人一阵恶寒

种子计划,确实不是郭嘉的首创,而是李哲在听到袁绍想要偷神谷的时候想出来的狠招为了防止红薯土豆等农作物的扩散,干脆主动将神谷送出去,让对方彻底死心。这送出去的种子半真半假,各有奇效小麦水稻是真的,但水稻在北方干旱地带不能种植,这且不说,这两种都是现代农作物种植过之后的退化种子,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种植,产量大幅度降低是必然的。

一百九十二章粮食

嬗变的三国卷一百九十二章粮食

本章节狂人手打

袁绍躺在家中,审配冲了进来。

“主公主公大事不好啊主公”

袁绍艰难的从病床上撑起来身子,“正南何事惊慌”

“主公那些神谷,几个月了,没有一点变化的迹象啊依旧是稀稀拉拉的,小麦抽穗结果都是一般大小,老农们看了,都是认为和普通的谷物产量没有什么不同,甚至还有可能有所不如。至于那些红薯土豆,却到现在还没有结实我冀州秋后的谷物产量堪忧啊”

袁绍一听,大惊失sè,急问道:“什么怎么会这样不是事先检验好的种子,才扩展开种植的么”

审配哭丧着脸:“检验确实是检验过的,可是这神谷,看起来和其他的谷物也没有什么不同,我等没有种过,怎么知道是真是假。而且这些种子种起来也是一样发芽出苗,没有什么异样我等也不知道李哲军种的就为什么这么产量巨大啊”

“不会的不会的,一定是那些老农们不懂,顺口胡诌。李哲能凭着这个称王,一定是会有这么大产量的,秋后,秋后,一定会大面积增产的。”袁绍浑身抖索着,说着安慰自己的话。

可是审配却不买账,说话间已经开始怨天尤人了。

“哎我就知道不会那么简单,李哲军中的神谷种子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弄来了这么多当初就不应该一下子全都种下去的,而且即使是全都种下去。今年也不应该听郭公则的蠢话,孤注一掷的出兵,将府库里的积粮都给用了这若是秋后收不上来粮食,那这该怎么办啊”

“别着急,再等等,再等等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袁绍满脸病容,蜷缩在病床上。却还要拼命的安慰自己的部下,不得不说,袁本初其实是一个好人。只可惜哎

农历的七月份。是大收的季节,眼看着种下去的神谷已经成熟,都是可以收了。大片大片的在田地里。但是谷穗却是稀稀拉拉,结穗中的果实也不饱满,哪怕就是普通的兵士们,从地里的庄稼也能看出,今年的收成绝对不乐观

不知什么时候,神谷种植失败的消息,开始在冀州大地流传。袁本初不敬天道,被天师惩罚的说法开始在底层人中深入人心。

冀州大地人心演变,渐渐地变得到处都是人心惶惶,天师大人啊你惩罚袁本初也就罢了。怎么能让粮食减产呢,这让今后的河北人该怎么活啊

司州,河内郡。

袁谭和郭图率大军冲入河内郡,在孟津渡口久攻黄河防线不破,对面的黑山军虽然是李哲诸军之中战斗力最差的部队。但是有了弩炮投石机等诸般器械,守住黄河防线还是绰绰有余,袁绍大军顿足河内郡,在黑山军游击战的泥潭里深陷,周围到处都是小股黑山军的so扰,以袁绍军的组织纪律xg。根本难以抵挡。而后路黑山地区的粮食通道也屡次受到袭击,一时间竟是进退两难

大帐中,袁谭和郭图两人相对愁苦。

“哎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情我袁谭历尽艰辛,在父亲的羽翼下艰难生存,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独自领军,本想凭此立上一个军功,为今后接替父亲的大业打下基础,谁知,竟然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前进后退不得。这黑山军简直就像蚊虫一样讨厌”

“大公子切莫心急要耐得住气,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还在乎这一个月两个月吗后路的黑山军固然是可恨,但是眼前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冲破眼前的拦阻,打进了洛阳。凭汝南袁氏的声誉,重振声威是指ri间事眼前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维持住后勤的情况下,找到打破僵局的出路啊”

“可是后勤真的快没办法了,为了这次出征,已经将之前府库里积攒的粮草尽数征用了,如果那个传说是真的话,今年冀州粮食歉收,那我们袁家可就是真的完了啊”

“住口大公子越是身临绝境,越是要稳若泰山。我往ri里教导你的难道你都忘了吗”

“是老师谭儿失言了”

“嗯”看着袁谭即使是这般情形下,还是持礼甚恭,郭图很满意,右手拈着颌下的几根胡须说道:“莫要惊慌,事情还未进入绝境,大军征战,结局改变就在一瞬之间,身为统帅,一定要沉得住气,现在就看眼前的司州的变化了。”

郭图的话神神秘秘的,让袁谭心中又生出了些期冀。

“老师你的意思是”

“嗯不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哼哼李哲一介神棍而已,他以为我等选择黑山突破,山路跋涉,后勤艰难,是选择了一条死路么大错特错

我光武帝建都洛阳以来,凡有近两百年,司州已经成为世家豪族最为聚集的地方,即使是历经董卓群雄之乱,也依旧有无数士子豪族藏身其中,掌控地方。弘农杨家,河内司马家,河东卫家,这些世家,家丁上万,佃户成群,每一个都有着最少能控制一郡之力。这些才是我们之所以选择司州进军的根本原因。

李哲自以为学究天人,擅改制度,其实不参人情世故,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大汉啊这大汉是士子豪族的天下,士子才是我华夏的根基,天生就该当统治这天下亿万愚民这个社会事实,历经千秋万代,也永远不会改变”

袁谭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