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9(2 / 2)
毕玉金对我很热情,离得很远就同我说话。说我吃胖了,也是以为我从外面刚回来。卢希贵问张舜尧的情况。王启仓以为是问我的,就说我是小说家。我对这个称号感到不好。马建德说,只要敢闯的都会有好结果。
我们正说着话时,老师们越来越多,毕玉金说现在是备课期间,我就问他,你还要备课吗他说,但我要来点名、开会。
她这两天突然说想染红手指甲,说这样可以活血、避邪,赵彩英和毕玉金的门口都种着一些指甲花儿,她说要在晚上临睡前将指甲包上,到第二天就会变红。
她并且一心要给我买条换季的裤子,因为这几天我出去都是穿大裤头,我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不想买,她还是把我拉到那家最大的广东人开的蓝天服装超市,买了一条经过试穿还比较合身的灰色裤子。
然后她又说想吃水果,就到我表哥家的水果摊前买了几个苹果。给表嫂子钱,她不愿意要,后来还是要了,找了她两块钱。
我到中学的小厕所去看了一下,是不象以前那样满满的了,但也没她说的那么干净。韩哲和一个与他同龄的小孩在那儿附近跑着玩。
而中学后面的大厕所里,有几个男生躲在那里抽烟。看着也就是刚扎蛋毛。中学里教学楼上有几个很亮的灯,一直亮着,都上午八九点了还在亮着。看来公家的钱就不是钱啊。
她用手机给我拍了个我在写作的照,看起来很滑稽。这也是我们好久之后的又一次拍照。就好象我们好久没有到中学里去一样。
我想,其实最厉害的宣传机器无疑还是文字。我们看电视电影的红楼梦,感到都比看书差得远,这就是语言有其它形象所到不了的地方,作为中国的汉字,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还有一层神秘和神圣的意思在,甚至是可以作为占卜和沟通天人的用途。但当时我以为照片优于文字,而视频又优于照片,这真是大错特错。文字,只有文字,是人类所特有的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功用。
所以作为我来说,要是想宣传某样东西,带着眼睛耳朵就行了。除非是宣传我的书法,别的都不大必要用那些东西。
今天早晨写字时,写着写着感到压抑,想写真实的墨汁字,我就写了一些,写到最后感到很好。这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我对自己的估计是客观的。尤其是我现在的用笔、墨色,那笔锋,那种毛糙生辣的感觉,正是我长期以来练字所梦寐以求的,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我手底的自然流露。我为此还要再接再厉。
我想,今后即使网络正常以后,我也要多出去走动走动,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取长补短,活跃我的思维。
我走出门去后,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段日子以来我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完全换了一个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原来不自信而现在自信。原来畏首畏尾而现在能放得开。可是别人大都还是那个样。他们可能对我的变化一无所知。我苦练了十年的书法,基本上没大断线,然而这近半年来才算是突飞猛进啊。难道我仅仅是因为这个吗也不是,但这是一个体现,体现了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人的光荣和自豪感有时也许要在和别人的比较之中才能产生。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找到活着的价值和感觉。
百度,也是因为利用了汉字,才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当然李彦宏也有一定实力和水平,但不如说他机会赶得好,不如说他善假于物。他所假的这个物,实在是厉害,这个物就是汉字。因为汉字的历史在目前所有存在的文字中不算是最久的也差不多了,所以经过这么深厚的积淀,它只要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必会象火山喷发一样,发出惊人的能量。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百度做得很成功,我丝毫也不怀疑百度会战胜一切外来的搜索引擎的对手。因为他懂得中国,之所以说他懂得中国,是因为他懂得汉字。假如一个人对汉字不精通,他怎么有姿格做一个中国通呢
所以,百度能成功,丝毫也不奇怪。
而我的这部小说,也和百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虽然经过了那么多波折,我和百度的关系依然密切,而且越来越密切。我过去说,百度在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民意,也就是代表了天意,它很重视象我这样的普通的歌者,所以它的群众基础很好,才会发展壮大。
天意第三一一章一丝不苟
王启仓给我说的是上午一定网络会通的,快到中午时都没通,我就出去遛达了一圈,刚走出这一排房子的路拐,恰好遇到了田怀林,他说,这两天网络不通吧。我说是的。他边走边说,已经弄好了。我看到彭化臣等人用水泥堵住了路,就改道从毕玉金门口那条路走。到了中学,没见到什么人。回来时,又碰到田怀林,他象在那儿等我似的,突然推着自行车从路口冒出来。我从毕玉金门口过,看到他正在洗脸,刚洗好,要去拿毛巾擦脸。当时他没看到我,但我走过去好远了,我看他还在看我。在他的门口的地上,有一些粉笔写的小字,很是精致,一看就是他的手笔,这些让人想到他的日常生活。就象我一样,练字,是不是一定代表着寂寞也不一定,还是有很大的乐趣的,倘使感觉不到乐趣,则要么不是这块料,要么方法有问题。
我来到家,凉快了一会儿,看了会儿电影,帮她做饭,就是我炒菜。她拿个手机在一旁拍我。我自己也拍了几张。吃完饭,我们又拍了一会儿,还拍了两段录相。
后来玩够了,我就起来写字,中间起来过一次,她在一旁拍我拿笔的姿势,光拍一个手,我才写了一张就感到热火燎燥的,不想写了。
但是这一次,我一气把所有的纸都写了一遍。感到认识上又有所提高。
其实临帖,关键是深入,要能学进去,也就是说要入门,要打进去,才能打出来。通过自己写的和帖的相对照,还是能发现毛病和缺点的,主要就是不细致、不觉静、速度太快,控制不住笔。要始终让笔在控制之中,这就叫有度,也就是有法度。要做到这样,就要一丝不苟。是真正的标准的货真价实的一丝不苟。那么,这样一来,似乎和发挥自己的性灵相矛盾,似乎太拘束了,其实恰恰不然。之所以会有那种感觉,只能说明对原帖还不熟悉,还没有吃透帖的精神,还不懂得每一笔的来龙去脉。说白了,就是,自己觉得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不太想练了,其实和原帖的精神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时,如果止步不前,就会不进则退,如果乘难而进,就会有新的提高。
我今天发现,毛笔在手中是自由的。落笔时是自由的,不一定非要要求笔锋中正,有百分之八十是不需要中正的,但是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有的人说,你锋不正怎么能写出正字呢但当你锋先正时,就会无法运行,因为一运行,锋肯定会略有倾斜。那时锋不正了,写出的字倒是不会正。可是,你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放轻松地落笔,为了铺毫,可以随便选择一个角度作倾斜状。即倒即起,倒时锋侧,起时锋已正。我观察到,这是王书的一大特点。这也正是它让人感到千变万化的原因。但它最为神奇的一点乃是,用这种不停旋转的笔法写出来的字,非常杀纸、坚挺,每一笔都如同铁刷子刷在刷墙。你想想,这种动作会带来多大的力量会给你写出的字带来多大的活力人们常说,书法是一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