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真天意天道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说,她一辈子努力不欠人的情。对人生持悲观思想,所以不想要孩子。而我,写得很好,但做得不如写的。

我回到家,问她看完我写的之后的想法,她说不好,境界不高,太杂乱,没有重点,没有将一件事说透,有些事说得啰嗦、重复,缺乏深度、提炼和升华等等。

我认为她是没有看懂我写的内容,所以在那里诋毁我。又或者我因为不习惯于手写,写得真的不好也说不定,更或者我字迹太了草,反映了我当时内心不沉静,所以影响到看的人也不沉静。

王启仓说,我显得白了,是不是因为出来得太少的缘故。我想到昨天鹿亚章问我,是不是常和王启仓交往,我说没有。他可能是因为我的小说中有一部分写这的人物太多了,以致于暴露了一些内幕、积弊,或者遮拦了他的一些光辉。还有今天我说要看他的一些东西,有个东西他最终又收回去了。我不是说过看好后还给他的,这样还有什么不能让我看的呢

天意第三一四章何为君子

昨天好象没有写毛笔字,今天就很是写了一通,感到精神上又有所提高。

我想,同样是下功夫,为何以往提高得慢而现在提高得快呢原因只是以往有种偏见,认为只有学王献之或怀素那样连绵缠绕的才是好字,这样以来别的也就入不脑子里去了。

在写字之前,我看了一下从鹿亚章那里拿来的材料,我从中筛选出了两篇。一篇是雪莱的西风颂:

把我当作你的琴,当作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有何妨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

将有树林和我的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啊,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人我这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犹如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另一篇是一封信。

尊敬的鹿老师:

您好学生李静给您鞠躬了近来一切都好吗

我从许町中学毕业都快六年了,现在我大学都快毕业了,还是第一次给您写信,请您原谅您一定觉得我将您淡忘将许町中学淡忘了吗其实没有。当然没有虽然那里曾经是我身心欲逃的地方,可是时间越长,走得越远,读的书越多我越是对那里深深感恩那里对我日后的生学、学习乃至一生价值观的形成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当年张化乾老师的教改,您和李廷金、穆卫东等老师的教导教诲与关爱。尽管当时我意识不到,甚至对张老师的教改理解不了,但我能有今天的一切,不得不承认在许町中学的学习和经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年是你们在我年少的心中种下了良好的种子,所以后来它慢慢的生根发芽遇到了合适的温度与土壤就慢慢地开花结果。所以才有我高中时期的稳步积累,才有我今天的名牌大学。

现在想张老师当年说的“千教万教教说真话,千学万学学做好人”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经典,多年来我一直用这句话来要求自己,用“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来鞭策自己,把“自救、救人、救国、救世”当作自己读书的目的。

进入大学以来,我不停地思索,不断地追问,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去追寻生命的答案。为了这种探索我尝试了很多途径,但始终理不出一个头绪,直到有一天,偶看慧能传不经意听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弟子说“求道,要直澈心源”,这样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正处于迷茫状态中的我,我开始想到无论要探询什么都应该首先对文化进行一种溯本求源,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从文化中来的。

科学的教育应该按科学的办法来教,而人生有很多的科目不属于科学。

艺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离科学最远,但我国的艺术教育却按照科学的方法来教,认为懂了才能往下教。看看音乐教材、美术教材,无一不是按照科学的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可以说,在中国,有艺术课程,却没有艺术教育。因为,我国的教育方向根本没有对准焦点。

音乐美术是属于耳濡目染,属于熏陶的教育,而不属于一点一滴的传授,不属于思考分析,它乃是一种环境的陶冶。孝经就说:移风易俗,莫良于乐。

而艺术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国民的艺术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