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 / 2)
那人道:
“朕与他同寝食者,只得二年。又遇着阳春天气,红杏夭桃,开花绽蕊,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那时节,文武归衙,嫔妃转院。朕与那全真携手缓步,至御花园里,忽行到八角琉璃井边,不知他抛下些什么物件,井中有万道金光。哄朕到井边看甚么宝贝,他陡起凶心,扑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内,将石板盖住井口,拥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怜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个落井伤生的冤屈之鬼也”
唐僧见说是鬼,唬得筋力酥软,毛骨耸然。没奈何,只得将言又问他道:
“陛下。你说的这话全不在理。既死三年,那文武多官,三宫皇后,遇三朝见驾殿上,怎么就不寻你”
那人道:
“师父啊,说起他的本事。果然世间罕有自从害了朕,他当时在花园内摇身一变。就变做朕的模样,更无差别。现今占了我的江山,暗侵了我的国土。他把我两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宫皇后。六院嫔妃,尽属了他矣。”
三藏道:
“陛下,你忒也懦。”
那人道:
“何懦”
三藏道:
“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变作你的模样,侵占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识,后妃不能晓,只有你死的明白。你何不在阴司阎王处具告,把你的屈情伸诉伸诉”
那人道:
“他的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三藏道:
“陛下,你阴司里既没本事告他,却来我阳世间作甚”
那人道:
“师父啊。我这一点冤魂,怎敢上你的门来山门前有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紧随鞍马。却才被夜游神一阵神风,把我送将进来。他说我三年水灾该满,着我来拜谒师父。他说你手下有一个大徒弟,是齐天大圣,极能斩怪降魔。今来志心拜恳,千乞到我国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恩也”
三藏道:
“陛下,你此来是请我徒弟与你去除却那妖怪么”
那人道:
“正是,正是”
三藏道:
“我徒弟干别的事不济,但说降妖捉怪,正合他宜。陛下啊,虽是着他拿怪,但恐理上难行。”
那人道:
“怎么难行”
三藏道:
“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满朝文武,一个个言和心顺;三宫妃嫔,一个个意合情投。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那人道:
“我朝中还有人哩。”
三藏道:
“却好,却好想必是一代亲王侍长,发付何处镇守去了”
那人道:
“不是。我本宫有个太子,是我亲生的储君。”
三藏道:
“那太子想必被妖魔贬了”
那人道:
“不曾,他只在金銮殿上,五凤楼中,或与学士讲书,或共全真登位。自此三年,禁太子不入皇宫,不能彀与娘娘相见。”
三藏道:
“此是何故”
那人道:
“此是妖怪使下的计策,只恐他母子相见,闲中论出长短,怕走了消息。故此两不会面,他得永住常存也。”
三藏道:
“你的灾屯,想应天付,却与我相类。当时我父曾被水贼伤生,我母被水贼欺占,经三个月,分娩了我。我在水中逃了性命,幸金山寺恩师救养成人。记得我幼年无父母,此间那太子失双亲,惭惶不已”
又问道:
“你纵有太子在朝,我怎的与他相见”
那人道:
“如何不得见”
三藏道:
“他被妖魔拘辖,连一个生身之母尚不得见,我一个和尚,欲见何由”
那人道:
“他明早出朝来也。”
三藏问道:
“出朝作甚”
那人道:
“明日早朝,领三千人马,架鹰犬出城采猎,师父断得与他相见。见时肯将我的言语说与他,他便信了。”
三藏道:
“他本是肉眼凡胎,被妖魔哄在殿上,那一日不叫他几声父王他怎肯信我的言语”那人道:“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表记与你罢。”
三藏问道:
“是何物件”
那人把手中执的金厢白玉圭放下道:
“此物可以为记。”
三藏道:
“此物何如”
那人道:
“全真自从变作我的模样,只是少变了这件宝贝。他到宫中,说那求雨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