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李庄沉思片刻,“初步估计在2030万之间,没法很省,设计余量过小,安装空间不大,市面上能找到的合金钢强度不够,只能在空间提升上下功夫,加大零件的尺寸。”
鲁显有些为难,李庄劝道:“不改就没法正常工作,或者退货,还得打官司,你看着办。”
鲁显一咬牙,“我向杨董报告一下,估计只能这样了。”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李庄摇摇头,进车间开始忙活。老公司没有选择,只能改装,得尽早准备。他猜的没错,杨董看到技术分析后同意了,一面吩咐采购部和技术部与韩国人谈判,争取有利筹码,一面要求李庄出图纸。
两周后,在公司技术和设备部门的配合下,改装顺利完工,李庄升级了控制模块,运行正常。改装的稳定性需要时间检验,而这是那台韩国加工中心最大的缺陷,短期内看不到,他没在意,吩咐曹奇峰盯着,回去继续分析。
一晃到了十一月底,再过一个月就是传说中危险的2012,就在天天沉迷于研究的李庄差不多忘了还没拿辛苦费的时候,杨董来电话了,“小李,不忙吧有时间到行政楼来一下。”
李庄一乐,有钱了,忙答应。杨董的习惯他知道,要是有问题,见面肯定在车间,老头很敬业。
改装方案很成功,硬件在其次,祐城机械本就是生产传动件的,技术部有能力设计简单的齿轮箱,升级后的控制模块则让人惊讶,鲁显拉着问了好久。
杨老头见怪不怪,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跟这些年的变化有关。随着对各种语言解析的逐步完成,李庄的数学水平大有长进,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信奉“学以致用”,水平提高后,多次完善公司设备的控制软件,有些觉得很烂的干脆自己重写,并改装了设备,车间生产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辛苦费到手了,厚厚的一叠,李庄很满意。这就是默契,他在厂里很少跟杨董谈条件,但老狐狸每次都能摸到他的脉搏,给的钱不多不少。
刚想走人,杨董拉住他,给了一张请柬,“婧依元旦结婚。”
李庄很惊讶,同时松了一口气,有些好奇,“阿依什么时候找的男朋友”
老狐狸哈哈大笑,“交往快一年了,她不小,妹妹都结了婚,你莫非以为非你不嫁”
李庄干笑两声,飞也似地逃走了,杨老头望着远去的背影摇头苦笑。
杨婧依结婚对李庄来说是件大事,虽然杨老头似乎也不是太清楚女儿的故事,但元旦婚礼过后,小菜鸟和老狐狸之间的相处简单了许多,没有再兜圈子。
尴尬的感情纠葛没有了,李庄去工厂便很频,主要是自动化。他向来不屑于做下棋类的考试型系统,认为只能存在于实验室的东西没有意义,从研究开始就直指能用到自动化系统上的伪人工智能,而不是只会玩所谓智商游戏的无聊工具。不过他知道扬基佬的习惯,阴险而且喜欢显摆,摆出来的东西都落后于研究进度,虽然这种情况哪里都有,但只有扬基佬这么喜欢显摆。
杨董任由李庄在厂里折腾,不过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看到的都是好处,但他们很少想过成天忙忙碌碌的家伙的高级货都在车库里藏着,小作坊才是精华版。当然用研究者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货色,不能用到大规模生产中。
夏元德帮忙买回来的测试仪与其他设备连线的兼容性解决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主要是因为新研发的s211智能核心。s211是s200的小升级版,重点优化了内存占用和数据结构,应用程序没改,支持服务器还是原来那台,执行效率却大幅提升,耗电也小了。
“ai是个好东西,看来得加强研究了。”提前赶完交给沪上的控制模块,李庄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随即有些头疼,时间似乎不够用。
计算机领域思想众多,就连程序到底是什么也能引起争论,不过不管使用哪种方案,都得编程,而想编程绝对逃不过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语言是实现算法的工具,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数据结构是程序的基础,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能带来更高的运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如果牵扯到硬件,更让人挠头。数据的逻辑结构决定了算法,存储结构决定了如何实现算法,但算法是数据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程序的运行效率。表达数据结构和算法思想不依赖于语言,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必须依赖于语言,否则硬件无法识别。
高级自动化技术需要考虑大型数据库,但李庄不喜欢编写大型数据库,觉得容易出漏洞不说还特耗时间,设计的数据库基本上都不大,特色一如既往,小而高效,重点在数据管理模型上下功夫。他虽熟悉sq,但平常用的最多的是c,跟工作内容有关,c语言绘图和数据处理强,可移植,适合编写系统软件和图形。
“唉,还是继续吧,想样样占全,还是得自己来。”
有些苦闷的研究者揉揉鼻子,转身继续工作,一忙就忘了时间,连过年都没回去。四月初,春光明媚,不冷不热,他意外地接到了师父梁灿的电话。
“阿庄,我们全家后天到杭城旅游,有空没”
李庄有些惊喜,忙回应,“有空,没空也有空,我现在自由着呢,没有固定工作,随时欢迎。”
梁灿呵呵一笑,“具体时间到杭城后再给你电话,现在拿不准。”
第四章旅游团
更新时间20117110:24:33字数:4773
呆在杭城这旮旯有个麻烦,就是过来玩的人多,应酬频繁,幸好李庄朋友不多,一年也就接待过六七次,不过从没接待过梁灿。他很忙,梁灿也忙,两人九年间就见过一次,不过一直保持着邮件联系,电话基本上都是台湾打过来的,因为那边便宜。这边每年都会寄些礼物过去,主要是给师母和师弟师妹。
梁灿是个妙人,虽一直在电子行业工作,以前却很排斥视频之类的流行玩意。李庄也不喜欢视频,不过不是观念作祟,而是因为他经常脏兮兮的,不愿意远方的亲朋看到自己的邋遢样。此外,他时间紧,没空聊天。师父转变观念后,徒弟就吃苦头了,得经常找理由。
“希望师父不要到我住的地方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