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姚绪呆了一下,随即冷汗就冒了出来,他很清楚,就晋军目前的实力来说,这种情况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
如今路强的心腹爱将赵伦文陈兵十万于荆襄,随时都可能杀过大江,北边路强亲自统军,加上边关的兵力,总兵力也不下十万,如果一南一北同时夹击秦国,那后果可真就是不堪设想了。
“陛、陛下息怒,外、外臣这就回去与我主商议”
姚绪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怎么就不知道晋、魏要结亲的事如果早知道是这样,也不会来讨没趣了。
向路强施礼之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回去与姚兴商议路强的无理要求,以及晋朝会不会真的出兵长安
如果按照路强之前的设想,打败拓跋珪之后,确实是要收拾姚兴,不过听了王镇恶的建议后,他临时改变主意了。计划永远是没有变化快的。
如今秦国君臣还没有察觉,他们国家很多商品都来自江南,他们的货币也渐渐开始使用晋国的货币。
倒也不是秦国无人,只不过路强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一点点控制着秦国的经济命脉,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还没有严重到足够引起秦国君臣的重视。
所以秦国已是路强的囊中之物,不过是个早晚问题而已。
而相比秦国,不论是魏国还是高句丽,显然那才是路强的心腹之患。
各部族派来的使者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显然这些部族还有些犹豫不定,对这些两面三刀的家伙,路强即没刻意招揽,也没有距人与千里之外。
许了些空头支票和好处后,就让他们回去,并邀请这些部族的头人去洛阳坐客。
其实这些部族使者也知道,拓跋珪还有一战之力,现在确实不宜和晋朝走的太近,现在来见面,只是先混个脸熟,日后有起事来,也不至于太生分。
数日后,就在路强准备返回洛阳的时候,高句丽的使者终于到了。来的是高谈德的侄子高武,是高谈德比较亲信的族人。
高句丽的人,还用不着路强亲自接见,王镇恶就招见了他,按路强的话说,这都有点抬举他了。
高武在来之前,显然是做了功夫的,对王镇恶的名字更不陌生,知道他是晋朝皇帝的心腹,为此他还小小地骄傲了一把,到中原能见到这么大的官,回去也有吹嘘的资本了。
二人分宾主落座后,高武就迫不及待地对王镇恶一通吹捧,直把王镇恶弄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才说到正题。
“王大人,之前我国可能是与贵国有些误会,事后我家大王查明之后,也已经严惩了挑拨我们两国关系的元凶,另外我家大王也愿意对贵国做出赔偿,那个、那个是不是可以请贵军撤回来了”
王镇恶把脸一沉,道:“高大人请把话说明白,我军干什么了让我们撤军一说,又从何谈起”
“啊”
高张大的嘴能塞进个鸡蛋去,片刻才道:“那个、那个徐大都督的海军不是贵国的军队吗”
“徐督的海军当然是我朝军队,可如今徐督的海军早已奉命去追缴海盗了,这跟你们高句丽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们的军队就是海盗”
高武满嘴都是苦水,因为他知道,从前高句丽的海军,很多时候在海上就是打着海盗旗号的,当初晋朝向高句丽出兵,用的不就是这个名义吗可这种事能说吗
“不剿灭海盗是应该的,不过现在有很多士兵冲进我们高句丽的城市,掳掠百姓,抢掠府库,这这却有点太、太那个了吧”
“决不可能,我大晋士兵都是最严守军纪,爱护百姓地,决不会做出这种事的,这一定是有人要败坏我军的名声,才故意栽赃陷害的”
王镇恶一脸义正言辞地说道。
单从表情上看,象蝗虫一样扫荡高句丽沿海的,决不可能是晋朝士兵所为,一定是高句丽人睡魔怔、认错人了。
高武都快吐血了,却听王镇恶话风一转,若有所思地道:“不过这件事确实得好好查一下,有人败坏我军名声可不行,这样吧高大人,本官去回禀陛下,近期将派一支军队进入高句丽彻查此事,以还我军清白”
“啊派、派兵去高句丽”
高武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回家
如今的百济,已经没有王室之说,百姓们在战争中,逐渐知道了他们的民族英雄、解氏兄弟,知道是解氏兄弟率军夺回都城、打退了高句丽人的入侵者,。
扶余信虽然带领残兵败将退守百济与新罗交界的地方,但解氏兄弟在手握大权后,即便没有刘嗣女在背后怂恿,也已经不把扶余信放在眼里了。
不过解须很聪明,他早早就通过刘嗣女向晋朝称臣,并声明只做大晋的州郡,而不是藩属国。
虽然这种声明不值一文钱,但至少目前来说,路强还需要解氏兄弟搅乱朝鲜半岛的局势。
百济既然已经称臣,高句丽即便想成为藩属国,路强也必须要站在百济一方,不过人家既然主动来讲和,怎么也要给几分面子不是
于是王镇恶在征得路强同意后,最终要高武回去转告高谈德,想要成为大晋的藩属国没问题,但有几个条件必须答应。
首先就是遣高谈德的王太子入洛阳为质,第二,归还之前在辽东掳掠的所有百姓,包括契丹、库莫奚等族的百姓,最后才是再不得入侵原百济土地。
听了这几个条件,高谈德的心都在滴血,他知道,这其中那一条,恐怕高谈德都不会答应,可自己费了半天劲,却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无奈之下,只好辞别王镇恶,从晋军大营出来,直接从陆路赶回高句丽报信。
路强在边关巡视一番后,也启程返回洛阳,这期间,晋朝皇帝要迎娶魏国公主的消息,也不知是从谁的口中传了出去,而且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
晋魏两国刚经过一场豪赌,赌局是以魏国惨败而告终,为了讨好晋朝皇帝,拓跋珪极尽谄媚地将女儿送给晋朝皇帝。
也有人说,拓跋珪早就是晋朝皇帝的手下败将,之所有还敢来与晋军会战,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而已,败了之后,又怕被晋军追杀,才将女儿供手相送的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了,就是没有一句是向着拓跋珪说的,谁让他战败了呢
传言最终传到路强的耳中,他立刻就明白这是有人在从中作梗,目的就是不想让拓跋珪与自己结亲,如果所料不差,这个传言应该出自秦国。
其实路强虽然已经决定迎娶拓跋明珠,但这种事他必须要通过王神爱这个皇后,一方面是对王神爱的尊重,同时也可让将来自己的后宫更安宁。
现在路强还在路上,还没机会同王神爱说,怎么会派出迎亲使臣同时路强深信,以拓跋珪的为人来说,一旦这个传言传入他的耳中,一定会拒绝这门婚事。
同不同拓跋珪结亲,路强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