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消失的秘玺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心点。”

“这小玩意”

还没说完,我就听到一声响,闷闷的,像是什么东西塌下来了。

史队长大惊失色,他扔下手里正在研究的半截砖,伏下身冲洞口喊:“没事吧”

洞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刮来一阵强风,旁边的矮树像受了惊似的,哗哗剧烈摇动起来,晃下来的冰凉的水洒在我们身上。太阳被一层薄云遮住,就剩下个浅灰色的轮廓。那几块沾满青泥的砖,散发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猴三。”史队长用那种试探人死没死的声调喊。

“我操”瘦子终于有了回音,像猴子一样倒退着爬出来,他衣服上都是土,脸上沾着几块黑泥,手里小心翼翼地抱着个瓦罐样的东西。

“碰到哨子了,还好我一身功夫,否则非死里面不可。”

“逞能。”史队长擦了擦汗。

“队长,这次咱发了,绝对是个大家伙。”

“这罐子里什么东西”我凑近好奇地问,猴三抱着它,像抱个不满月的孩子。

“给你看看。”他一脸坏笑。

“猴三”史队长警告他,可已经来不及了,不知猴三按了哪儿,罐子口突然打开了,一块黑糊糊的东西斜擦着我的头皮飞了。

史队长一脚把猴三踹倒在地,猴三爬起来,捂着小腿直咧嘴,“又不怪我,这孩子吵着要看,我不过是满足一下他。”

我回头一瞅,那团黑色的像抹布一样的东西正在地上刺刺地冒着白烟,有一股酸溜溜刺鼻的气味。史队长用棍子把它挑开,抹布下面的土呈焦糖色。

“还好没喷到,要不你的脸就保不住了。”

“我故意弄偏的,吓唬吓唬他。你可是真往死里踢啊。”瘦子抱怨说,然后又拍了拍我肩膀,“小子,给你条忠告。以后瞧人家挖墓,抱出什么东西,千万别吵着要看,因为人家或许真会打开给你看的。”

10

史队长说哨子是一种防盗机关,一般是设置在墓穴最薄弱的环节。

古人建墓时,尤其是那些帝王、达官贵人,在防盗方面也下足工夫,飞弩流沙、水银毒烟都有可能。大部分年代久了,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但有的还随时能要人命,非常危险,挖掘的时候需特别注意。

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那瓦罐里的酸液,这墓如是明代的话,距今也差不多四百年了,它怎么可能留下来呢

“那可不是普通的罐子,里面的釉层是特别加工的,盖子也是密封好的,只要不触动机关,酸液在里面,千年不干。”

“我知道一兄弟,”猴三插嘴道,“被这东西搞到鸡巴上,半截都没了,后半辈子只能插根橡皮管子,蹲着撒尿了。”

“跟电影上一样。”

“没那么夸张。”史队长纠正道。

“你咋知道”猴三挑着眉毛。

“我看案例”

“屁,纸上谈兵,我可是水里火里走过来的。”猴三似乎要故意挑衅,“考古专业研究生有什么了不起,挖过几个墓啊,开过几个棺啊,跟林姐一样”

“说我就行了,没必要扯别人。”史队长不大高兴。

“我家世代干这行,你们没经验。”

“哦,那还被逮着了。”

这好像碰到了他痛处,猴三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出来,他愤愤地瞪了史队长一眼。

由于昨天晚上的事,我心里老想着吴小冉,在这种天气里挖坟,也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到了下午一点多钟,我借口肚子不舒服回去了。

吴小冉并未在家,只有老头儿站在西屋门口,手里拿着几张纸。

那是史队长上次给我的,我还没读完。

“今天又死人没”他幸灾乐祸。

我没答理他,径直走向吴小冉的房间,早晨她给了我一串钥匙。屋里有些变样,长桌子和上面的牌位、照片都搬走了,相对着的两面墙上拴了条绳子,挂着两张被单,正好把床挡住。

“你们找不到的,它不在墓里。”老头儿跟了过来。

“什么”

“别装了,你们,包括我那乖孙女,不都是为了那个”

“听不懂。”我有些厌烦了。

“这是什么”他得意地挥了挥手里的纸,像抓住了什么重大把柄,“说得对。建文帝的确没被烧死,他化装成和尚跑了,最后也的确老死此处。可你们怎么能确定那东西埋在他身边了”

“你是说我们现在挖的是建文帝”我越发迷惑不解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装”

“你误会了,我来这儿”

“还装,尾巴都露出来了。”

“我犯不着”

“爪子露出来了”

我猛一转身,拎住老头儿的衣服领子,把他靠着墙举起来,他瘦得像只鸡,动弹了几下,根本无还手之力。

“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吴飞,他拿了我的钱我在上海蹬几个月三轮车挣的血汗钱其他什么鸟皇帝鬼东西,跟我都没关系我警告你,别再装疯卖傻,也别以为你岁数大,我就不敢揍你。”

老头儿脸上流露出一种非常困惑的表情。

我放下老头儿,“等小冉回来,我和她商量一下,过两天就走。钱我也不打算要了。你舒心了吧”不知为何,我眼前老晃动着那几截青砖,还有猴三穿老鼠衣从洞里倒退着爬出来的肮脏样子,我心情特别沮丧。

老头儿脸上没那种讥诮表情了,他凝重地盯着我,似乎想再确认一下我说的是否属实,然后摇了下头,长叹一声,一瘸一拐地出了院子。

我盯着他瘦弱的背影看了一会儿,蹲下来把撒掉的纸捡了起来。

后面的几张纸是说建文帝的最终去向。

当年南京金川门失守,建文帝准备自杀以谢国人。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走流亡,图东山再起。少监王钺跪地提醒,高皇帝也就是朱元璋升天之前,留有一宝盒,并交代,如有大难,可以打开。

众人一起赶到奉先殿左侧,打开这个盒子,但见里面有度牒三张,分明写着“应文”、“应能”、“应贤”,里面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

第一张“应文”度牒上写道: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于神乐观西房会合。

总之这皇帝是跑了,随行的还有二十一人,第一站来到吴江县的史彬家,在那里短暂停留,补充了给养,又继续风餐露宿,向南方逃亡。

至于最终去向,纸上不厌其烦地列了种种说法:

一是北京西山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都持此论;

二是江苏吴县,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亲自考察过,发现大量的遗迹和遗物;

三是四川望京寺,原来叫佛罗寺,建文帝藏在这里后,常向着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因此更名;

四是武昌洪山,近几年有让姓人自称是文帝后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