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这就是九黎圣殿,这就是你们苗人最神圣,最隐秘的地方,想不到今天就在你们眼前。这上面是你们苗人祖先的历史,可惜你们不懂的。”袁博士的声音里有一点点遗憾,我知道他是在遗憾这群人没有人是自己的知己。
“袁先生,这石壁虽然精美,但并不是我们要找的东西,我们还是尽快地找到东西,离开这里,免的夜长梦多。”那个外国人的普通话说的比我都流利。对于有人打断自己的自我陶醉,袁博士很不满,但他只是侧头看了那名外国人一眼,并没有发作:“史密斯先生,那些秘密就隐藏在这石壁后面,你们知道怎么打开吗”
“用炸药,我们有最强力的炸药和最好的爆破师。”那个外国人急忙提议。“是吗,那就请你最优秀的爆破师来谈谈他的看法。”袁博士依然保有耐心,但谁都听的出,他语句中的挖苦的意思。汉语的博大精深显然不是那个外国人所能理解的。他不断地催促身后的那个人,那个人瘦小精干,汉语显然没有头领那么流利,他结结巴巴,用汉语夹杂着英语夹杂着手势示意不行。
这个石壁又厚又重,刚才虎兕撞上几次,似乎是撞上了实心的石壁,用炸药,一不小心计算不对,恐怕石壁没炸开,他们反而要闷进去了。而要是用定量爆破的方法以,一点点的往里抠,时间又不允许。
袁博士显然早就想到这一条,根本没有答理那个外国人,而是仰着脸好整以暇地在欣赏石壁上的雕像。那个外国人碰了个钉子,不敢再惹袁博士,而是把皮球踢向了那群苗人:“这是你们祖先的圣地,你们自然知道进去的方法,快快说出来。”
第五十四章神秘的古苗文字
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懒得理他,那群奇怪的苗人没有人理他,他又复述了一遍,刚说了一半,被袁博士冷冷地打断了:“如果他们知道,早就打开取走了,还等到我们来。”
“那怎么办,炸又不能炸,又没有人知道打开的方法。”老外喋喋不休,其他的人也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袁博士微微一笑:“他们不知道,我知道,只是我知道的还不全,东西还没到,而且我需要找个人商量商量。”他是如此的自信,仿佛秘密就掌握在他手里,只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大人物,需要和他商量。
外面传来了喧哗声,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人押着一群人走了过来,我的心急速地跳了起来,这些人相互搀扶,步履艰难,有陈世安,金猿、肌肉宋等被困在山洞的一群人,还有徐教导员、机械宋等在外面做支援的人,所以的人都精神委顿,仿佛患了大病一样,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吴漱雪,他和玉玲珑相互搀扶着。
看到他们安全,我心中轻松了许多,但是依旧没有小白龙的身影,龙天远倒是在,他和小樊搀扶着李大哥他们。在他们的身后,五公寨的苗民也被押了过来,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那个叫hnob的疯汉子,他依旧呆滞而无神。这些苗民手里还拿着苗民常用的牛角,铜箩等乐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抬着一面大鼓,一人多高的大鼓,古朴的花纹,正是那个苗王点兵鼓。只是没看到那两只大狗,小灰和第一眼。
这些人想做什么他们押了这些普通善良的人做什么,我们这些人做的就是玩命的事,无论下场是什么,都做好了准备,但那些人只是普通的百姓,根本不应该牵连其中。还有那些乐器,那架大鼓,姓袁的在玩什么花样,他不会是在这里准备演一场戏吧。
这些人进来后,站在哪里,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哀求,陈世安他们这样,我完全可以理解,但那些普通的苗民也这样却让我多少有点想不到。袁博士扭过脸,看着所有人,像是在欣赏自己的杰作:“言家的醉生梦死真的奇妙无比,这么多的能人异士仅仅两滴就解决了问题,真的是省了好大的劲。”
言家的老妇人不敢贪功,急忙奉承到:“还是袁先生筹划得当。”人群中清晰地响起了“呸”的声音。虽然看不清,但仅听声音就知道是吴漱雪。她倔强而且嫉恶如仇,往往要强烈地表达出来。
我担心起来,但袁博士今天心情极好,根本没有在意。他手指着石壁中间的雕像:“多么精美的浮雕,是古代雕塑与绘画结合的完美产物。就算昭陵六骏,希腊神庙还有法国凯旋门上的加在一起也原不如这里的十分之一。”他突然扭过来脸,看着那些苗人:“这里描绘着你们祖先经历九死一生逃到这个地方,开创九黎数千年文明传承的故事,难道你们不想仔细看看吗”
没有人想仔细看,大家怀着贪婪和占有的心情来到这里,早已经忘了文明和道德最基本的约束。那些血苗虽然是苗人,但在数千年有传承中,由于战乱和分裂,也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很大的断裂,仅仅靠苗族古歌的传唱是很难记述苗族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随着袁博士的手指,按照灯把石壁中间的文字照得通明,上面的文字渐渐清晰起来,上面的字似隶非隶,有的字扁平一些,有的仿佛又拉长了,字不多,但篇章布局,笔架结构非常成熟。袁博士嘴里放出孩子般的赞叹,频频点头。
“这上面写的什么是不是开启宝藏的方法。”哪个外国人不断地催促,只有他敢这样,其它人对袁博士的表演都抱着一种任其折腾,看你有多大本事的态度。
“你是有名的汉学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文字”袁博士没有看他,眼里只有文字。那个外国人又看了一阵,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文字我真的不认识,袁先生这是什么文字”他也变的谦虚了。
“这就是困扰古文字界数百年的古苗文字,那个象迷一样的文字。”袁博士很肯定他的判断。古苗文字人群中有小小的骚动。我也抬起了头,仔细看着哪些字,这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古苗文字吗。
苗族文字之谜一直是苗族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在这里考察时,曾经听到一位歌手唱流传在黔东南的苗族古歌,在古歌苗族史诗溯河西迁中唱道,祖先们在迁徙过程中,来到了“五条江水冲一处,九河汇作一江流”的南萝地方,不知怎样才能把文字带过河去,“急傻了的苗家人,文字用牙咬,咕噜吞下肚,才靠心头来记事,凭心记账到如今,愁啊愁啊愁煞人”。这里不仅说苗族曾有文字,而且说明了文字丢失的原因。
我也查过相关黔西北苗族说,祖先们迁徙时,坐船过一条大河,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