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血天空 > 分节阅读 285

分节阅读 28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虽然不知道李错在搞什么鬼,但是吕正心也终于有时间回永乐城,他相信即使李错再度进攻,他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传送阵第一时间回到前线。

可是吕正心刚刚在传送阵出现,马上就为等候多时的监察厅士兵抓了起来,甚至还没有见到明王,就直接被投入了大牢。

这可和自己预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对于监察厅安在自己脑袋上的谋反大罪,吕正心只是感到了又好气又好笑。他可以对天发誓,他从来没想过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但还是那句话,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而在于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不相信。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虽然吕正心违抗自己的命令,几次抗命不归,极大地削了明王的面子,但是到这时,明王依然没有杀人的想法。

直到为吕正心辩护和求情的报告如雪片般飞来,以及听到北方的军队几乎哗变,明王才真正下了决心。

这吕正心,不杀不行。

才这么短时间,就笼络了军心,而且还和永乐城的朝臣如此不清不楚,即使他现在还不想叛变,可真等到他叛变的那一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而那些上表的朝臣之所以会要求释放吕正心,一部分是真正出于公心,可更大的部分,却还是因为收受了武国人或者说是李错的大量贿赂,以及城破后不杀的承诺。

眼见武国势大,早已怀有二心与武国眉来眼去的明国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而北方军心不稳甚至要进永乐城为统帅求情的消息,自然就是李错派人放出的流言。

吕正心利用萧逸飞之死的疑点降低了武国军队的士气,延缓了对方的进攻;李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他这次要的是吕正心的命。

毫无疑问,吕正心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可惜他不是一个老辣的政治家。他的死完全可以说是由于其稚嫩的政治嗅觉所导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于李错的不断落井下石。

很快在北方的明国军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消息,那就是吕正心要被明王处死。

吕正心因为连打胜仗,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上教导员制度,更是让他在士兵心中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现在他就要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明军数十万将士,无不群情激奋。

而这时李错又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动机。

“一支数千人的武国军队,正翻山越岭,通过小路奇袭永乐城。”

对于这个消息,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数千人袭击永乐城,除了一头碰死在城墙之下,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但明军考虑的不是其中的合理性,他们需要的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一个能让他们回到永乐城的借口。

于是五万北方明军不顾清醒者的劝阻,毅然决然快马驰向永乐城。他们相信,大王会考虑自己的意见,或者说就是迫于自己的压力,释放有功无过的统帅。

这一举动,彻底葬送了吕正心所有的生路。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大王会不杀获得士兵拥戴超过自己的臣子。

感谢书友“悠悠的风”再次投出的5朵红花,谢谢您的支持

第三百六十五章阴影

新纪元一零二七年四月一日,吕正心被明王在大牢中杀害,对外则是宣称因病暴毙,终年二十九岁。

吕正心直到死前,都没有能真正见到明王获得一个平等解释的机会,据说死前他将自己在牢中辛苦写成的“平敌策十三策”全部烧毁,并且对来行刑的监察厅官员说:“我死之后,李错再无顾忌,大军指日南下,明国亡之不远,你们可将我的双眼挖下嵌入城墙之中,让我看着武军如何攻破这永乐城。”说完又仰天叹息道:“满腔热血,无人识得,报国无门,报国无门,报国无门”

在吕正心死后,那五万明军也被二十万禁军包围,凡事参与此事带头并且没有贵族身份的,全部砍头;拥有贵族身份的,则被贬为平民。因此事而被牵连的明国军官也足足有数千人之多。

见到明王如此配合,李错当然也不会再有丝毫客气。那边武王还在整肃自己的军队,这边李错已经大举进攻了。

对于这场战斗,他已经准备了多时,只是一个号令,三十万大军便在同一天悍然南下,如狂涛巨浪般猛扑吕正心呕心沥血打造的明国北部防线。

如果吕正心还在,这三十万军队虽然来势汹汹,可最多如海浪冲击磐石般溅起滔天“血”花,而达不到多大的效果。

可惜最坚固的防线,不在于天时,也不在于地利,而在于人心。

吕正心被不明不白的杀害,深受他恩惠的明军战士无不憋着一股怨气,而在遭受大难的时候,这股怨气则化身成为了两种表现。

一种是对为了完成吕正心的遗愿,不让他的心血完全付诸流水,因此拼死抵抗。

另一种是内心充斥着对明王杀害忠臣良将的不满。见到武军杀来,他们几乎都是赌气的念头:“你杀害了吕监军,现在就让你后悔。”于是普一接触武军,他们就很快退了下来,不肯出力死战。

第一种人少,第二种人多。

于是北方防线的结局,已经注定悲剧。

不足七天,之前还看上去固若金汤、宣称将可以带给明国三十年和平的北方防线,就如同重压之下的鸡蛋般轰然碎裂,二十几万明军被打的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一路闷逃进了永和城,才有勇气回头。

而不出所有人所料,武国大军也是紧跟而至,数百名武军先锋就敢在城下耀武扬威,混不把城内几十万的明军守军放在眼里。

见到如此情形,许多明军都是放声痛哭,大呼:“如果吕监军还在,数万袍泽,绝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一些群情激奋的士兵,还是拿刀围困住了前来斥责吕新意防守不力的明王使者,要他们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说法:“吕监军,到底犯了什么罪”

结果那使者自认代表明王,忍不住呵斥了几句,说了几句尖酸刻薄的风凉话,惹怒了乱兵,竟然将随同他而来的护卫杀的干干净净,并且要他回去告诉明王,如果他不公布吕监军所犯何罪,那就别怪自己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

这时候不该做的事,可不是杀人那么简单,只怕是投降武国人,甚至里应外合,破了这永和城。

永和城是永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